内塔尼亚胡在联合国大会上,炫耀以色列战绩! 联合国大会的演讲台上,内塔尼亚胡

不简单的幸福 2025-09-28 05:26:01

内塔尼亚胡在联合国大会上,炫耀以色列战绩! 联合国大会的演讲台上,内塔尼亚胡的刚入场,会场便响起一阵椅凳挪动的嘈杂——至少50个阿拉伯和非洲国家的100多名代表集体起身离场。这场无声的抗议,成了对以色列总理这场“战绩炫耀”最直接的回应。 内塔尼亚胡显然没受离场影响,反而借着麦克风将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夸得天花乱坠。他直言以色列已精准打击也门胡塞武装,将其半数领导层连根拔起。 哈马斯核心人物辛瓦尔早已命丧黄泉;黎巴嫩真主党首领纳斯鲁拉也难逃定点清除的命运。更语出惊人地宣称,叙利亚的巴沙尔政权已被彻底摧毁,伊朗的一批高级将领与顶级核科学家也成了“斩首行动”的目标。 这份“成绩单”被他说得铿锵有力,仿佛每一次打击都是值得炫耀的勋章,炫耀过后便是赤裸裸的威胁。他对着话筒明确警告,伊拉克什叶派武装若敢对以色列发动袭击,以色列军方必将予以猛烈回击,绝不手软。 这种强硬姿态,与其说是威慑对手,不如说是在国际舞台上彰显“说一不二”的霸权底气。可这种底气,在代表们的集体离场中显得格外讽刺——所谓的“胜利”,在多数国家眼中不过是滥杀无辜的遮羞布。 话锋一转,内塔尼亚胡将矛头对准了西方各国领导人,言辞间满是斥责。尤其是那些近期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家的西方政要,更是成了他抨击的重点。他痛骂这些领导人“大错特错”,指责他们的决定是对恐怖主义的妥协。 紧接着话锋一转,又试图将以色列塑造成西方世界的“守护神”,声称过去2年多时间里,以色列在7条战线上与中东激进武装势力鏖战,本质上是在为整个西方、整个欧洲而战。 “没有以色列在中东当防波堤,欧洲早就鸡飞狗跳了!”他抛出这样的论断,试图将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与欧洲的价值观、安全捆绑在一起,仿佛欧洲的安稳全靠以色列的炮火维系。 这种“邀功”式的表态,连以色列国内反对党都看不下去。前总理拉皮德直言这通演讲“全是噱头”,既没给出人质营救计划,也没提出结束战争的方案,纯属自说自话。 而哈马斯更直接戳破其谎言,发表声明称内塔尼亚胡的发言满是“公然的谎言和矛盾”,多国代表退场恰恰证明以色列已陷入国际孤立。 演讲中途,内塔尼亚胡突然切换到希伯来语,放缓语速逐一朗读仍被认为存活的20名人质名单。声音通过话筒传遍会场,每一个名字都带着沉重的分量。 他想用这种方式彰显对人质问题的重视,可台下空荡荡的座位,早已说明国际社会更看清的是加沙地带的人间炼狱。更具戏剧性的是,就在他演讲的同时,以色列军方已出动扩音器车辆。 在加沙地区的大街小巷穿梭,将他的承诺大声播送,试图让被困的以色列人质听到这份“希望”。可加沙的民众听到的,恐怕只有无尽的讽刺——正是以色列的持续轰炸,让他们的家园变成了废墟。 内塔尼亚胡之所以如此“表演”,背后藏着多重算计。对内,他需要用“辉煌战绩”凝聚国内共识,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尤其是在反对声音日益高涨的当下,军事胜利是最好的“遮羞布”。 对外,他试图将以色列的敌人塑造成西方世界的共同敌人,用“保卫欧洲”的话术绑架西方,换取更多支持。毕竟美国长期的兜底纵容,早已让以色列养成了有恃无恐的心态,总觉得能靠武力摆平一切。 可现实早已戳破他的幻想。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的同情与日俱增,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越来越多,“两国方案”仍是多数国家认可的解决之道。 内塔尼亚胡嘴上喊着“为西方而战”,却刻意回避加沙数千名儿童死亡的事实,这种双重标准怎么可能赢得认同?那些被他夸下的“战功”,实则是将以色列推向更孤立的深渊——阿拉伯国家的集体离场,就是最明确的信号。 演讲结束时,内塔尼亚胡仍在强调以色列“必须胜利”,可台下的空座与外界的谴责早已说明一切。他的“战绩秀”越是卖力,越暴露出自私与蛮横;他的威胁越是强硬,越凸显内心的焦虑。 这场联大演讲终究成了一场闹剧:内塔尼亚胡以为能靠炫耀武力赢得尊重,却只收获了更多的反感与孤立。国际舞台从来不是炫耀武力的地方,更不是忽视生命的场所。 内塔尼亚胡或许能靠谎言蒙蔽部分人,却骗不了全世界的眼睛。那些起身离去的代表,那些加沙废墟中的哭声,都在诉说着同一个道理:靠炮火堆砌的“胜利”,从来换不来真正的安全与尊重。

0 阅读:15
不简单的幸福

不简单的幸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