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人说“脑子越用越灵活”,也有人担心“过度用脑会把脑子用坏”,这两种说法到底对不对?其实答案没那么绝对,咱们得拆开了说。 先说“脑子越用越灵活”,这话不是完全没道理,但也不是说只要思考就一定变聪明。人脑子里有很多神经突触,主动思考、学习新东西的时候,这些突触会慢慢连接起来,变得更牢固,学知识、练技能自然比躺着不动进步快。有时候学会的本事还能举一反三,用到新问题上,这就是常说的“触类旁通”。可反过来,老用一种思路想问题,也容易钻进死胡同,所谓“当局者迷”,就是这么回事。以前人们判断脑子好不好使,标准挺粗糙,总觉得能把没见过的重复活干好,或者模仿得惟妙惟肖,就是脑子灵光,这其实把“聪明”想简单了。 现在市面上有不少号称能让人变聪明的“大脑训练”,吹得天花乱坠,据说这个行业都值几十亿美元了。但真想说句实在话,人脑可不是肌肉,不是练得越多就越厉害。你反复练一个认知任务,可能做这个任务的本事确实会提高,可没有靠谱证据证明,这种训练能帮你解决现实里的问题,顶多对类似任务有点微不足道的改进。要是真想给大脑“充电”,不如试试有氧运动。有实验显示,每天走路、骑自行车或者爬楼梯,坚持半年,不管多大年纪,思维能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就连大脑左侧额叶的皮层厚度都能增加,这可比那些花里胡哨的训练靠谱多了。 再说说“过度用脑会加速耗损”。首先得搞清楚,什么是“过度”?这个标准太主观了,有人觉得想一小时问题就累,有人熬夜思考也不觉得够。而且正常思考根本不会让神经细胞死亡,真正伤脑子的,是“废寝忘食”背后的问题——比如熬夜不睡觉、饿肚子不吃饭、连水都顾不上喝,这些会让身体机能紊乱,甚至引发疾病,才有可能间接伤到神经细胞,让人觉得“脑子变笨了”,但这种影响大多是暂时的,大脑的代偿能力比咱们想的强,很多时候都能慢慢恢复。 人脑子里的神经细胞确实会慢慢减少,可这和用不用脑关系不大。毛细血管破裂导致的局部坏死、病毒细菌的袭击、免疫系统出问题乱攻击、身体里代谢废物堆得多了,还有喝多了酒,这些才是神经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时候死得还比新长出的细胞快。咱们常说的“脑子越用越灵活”,可没法挡住这种自然的消耗。不过也不用太担心,让大脑保持一定的活跃度,比如学点新东西、聊点新鲜事,说不定能减缓某些认知障碍的发生和发展,这方面的研究还在继续,值得期待。 说到底,对大脑不用太“娇惯”,也别盲目“折腾”。别信那些不靠谱的训练,每天动一动,正常学习思考,保证吃好睡好,就是对大脑最好的呵护。
鸡是一种神奇的生物,吃各种虫子,青虫、蚂蚁、肉虫、蚯蚓、蜈蚣等等,它们居然不中毒
【73评论】【1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