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湖南常德一位叫尹先生的普通市民,就因为做了一件大家都觉得“应该”的事,结

超超级长的名字 2025-09-28 13:42:17

前几天,湖南常德一位叫尹先生的普通市民,就因为做了一件大家都觉得“应该”的事,结果差点被压垮。那天他带着儿子去医院看病,看到一位老人推着自行车摔倒在地,车还压在身上。他没多想,立刻上前帮忙把车扶起来,想让老人少受点罪。可谁能想到,这一扶,竟把自己扶进了长达十几天的精神折磨里。 老人家属赶到后,二话不说就咬定是尹先生撞的,说他想“肇事逃逸”,不仅要他赔3万块医药费,还报了警,说要追究他“无证驾驶”“刑事责任”。尹先生百口莫辩,因为事发地正好是监控盲区,没人能替他说一句公道话。那一刻,他不是救人者,反而成了“嫌疑人”。为了自证清白,他花了十几天,一趟趟跑医院,到处找监控,精神恍惚,吃不下睡不着。最后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找到了一个能拍到现场的摄像头。视频清清楚楚:尹先生的电动车和老人的自行车,根本没碰上。他是听到声音后才从楼梯上跑下来的,纯粹是好心帮忙。 真相大白后,老人家属看了监控,只轻飘飘说了句“对不起”,然后就走了。没有道歉视频,没有公开澄清,甚至连一句“谢谢你当时扶了我爸”都没有。而尹先生呢?十几天的煎熬、精神的折磨、社会的误解,就这么一句“对不起”想翻篇? 你说,这公平吗?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可现实一次次告诉我们:善良,是有代价的。现在很多人扶老人前第一反应不是伸手,而是先掏出手机拍视频,生怕哪天被讹上。这不是冷漠,这是被伤怕了。当一个社会的好人必须靠自证清白才能不被冤枉,那我们的道德底线,是不是正在一点点崩塌? 更让人寒心的是,诬陷成本太低了。一句“搞错了”就能全身而退?那下次呢?是不是还会有更多人抱着“反正讹不到也不亏,讹到了就赚了”的心态,去伤害那些真心想帮忙的人?如果每次真相都要靠当事人自己花十几天去寻找监控才能还原,那我们还怎么鼓励别人去行善? 尹先生说他希望对方能公开道歉。这不为过。他要的不是赔偿,是尊严,是社会对善行最基本的尊重。我们不怕做好事,怕的是做好事之后,被反咬一口,还无处说理。 这件事也该让我们反思:为什么总要等到监控出现,好人才能被“平反”?为什么不能在没证据的情况下,先相信善意?为什么不能让诬告者付出应有的代价?只有让坏人不敢讹,好人才敢扶。 你说,如果换作是你,看到老人摔倒,你还会毫不犹豫地伸手吗?你敢吗?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我们不怕讨论,怕的是沉默。因为沉默,只会让好人更寒心。

0 阅读:17

猜你喜欢

超超级长的名字

超超级长的名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