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李自成留在人间唯一的亲笔手迹,60字、八行,写给他最信任的心腹高一功。写的时候他正兵败西安,清军压境,朝不保夕。这封信是亡国前夜的最后一搏。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张泛黄的信纸躺在湖南岳阳一部家谱里三百多年,墨迹早已干透,但力透纸背的笔画仍能让人感受到1644年夏天的窒息。 李自成握着笔的手微微发抖,烛光把佝偻的影子投在墙上,帐外是乱糟糟的兵器碰撞声和士兵追赶偷粮小卒的哭喊。 他刚写完“速发”二字,墨汁溅开晕成一片黑影,像极了大顺政权迅速溃散的命运。 就在几个月前,李自成还骑着乌骓马踏过北京正阳门。百姓箪食壶浆迎闯王,歌谣里唱“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明朝近三百年的基业轰然倒塌。 可龙椅还没坐热,大顺军就现了原形:刘宗敏抢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将士们四处劫掠民宅,传国玉玺还没捂热,山海关的烽火台已经冒烟。 吴三桂倒戈像推倒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山海关一战,六万大顺精锐被八旗铁骑冲得七零八落,李自成仓皇退出北京,临走前在武英殿匆匆登基,连龙袍上的饭渍都没来得及擦。 曾经“均田免赋”的承诺变成强征“助饷”,秦王府的铜器被熔铸成钱,百姓从盼着闯王变成躲着闯王。 永昌元年七月十日,李自成在西安行宫写下这封手谕。信里没有一句废话:“山海关吃紧。吴逆进逼。着令高一功见谕连率部驰援。沿途如遇吴逆。军队可见机而行。或速击灭或督师直趋山海关。切切。” 两个“切切”写得格外用力,笔锋甚至划破了纸背。这位习惯亲掌军权的闯王,第一次给了将领“见机而行”的灵活权。 高一功不仅是他的妻弟,更是从米脂起兵就跟着他的老兄弟,脸上那道刀疤是襄阳之战砍出来的,士兵服他管得严。 可此时榆林残部仅万余人,面对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和多尔衮的红衣大炮,所谓驰援更像飞蛾扑火。 有人说是腐败毁了大顺,但深层原因更残酷。李自成坚持“均田免赋”,打击地主乡绅,却忘了在古代中国,乡村秩序要靠士绅维系。 他不用明朝旧臣,专门选拔科举落榜的读书人当官,结果清军一来,各地乡绅纷纷倒戈。大同总兵姜瓖甚至带着明军反杀大顺守军。 多尔衮却打出“替明复仇”的旗号,拉拢吴三桂、封赏明朝降将。当李自成在潼关与多铎血战时,阿济格突然从陕北破防,西安瞬间成了空城。 他只能带着十三万人南逃,队伍在湖北九宫山被地主武装袭击,尸体埋在荒草里连墓碑都没留。 高一功后来带着这封信南撤,在湖南隐居时把它塞进族谱。三百年后学者发现信纸边缘有疑似血迹的斑点,或许正是大顺军最后突围的见证。 李自成的悲剧在于,他懂得怎么打破旧世界,却没能建设新世界。六十个字里藏着草莽英雄最后的清醒:民心才是铁打的江山。 当他写下“切切”时,是否想起商洛山中那十七骑人马怀揣的热乎民心?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只剩九宫山的野草年年枯荣。 信息来源: 新华网《湖南岳阳发现李自成亲笔手谕》 中国新闻网《李自成唯一存世手迹在湖南被发现》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1年第6期相关论文
这是李自成留在人间唯一的亲笔手迹,60字、八行,写给他最信任的心腹高一功。写的时
玉尘飞啊
2025-09-28 15:40:54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