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能要开战了” 8 艘军舰、超千枚导弹、月均 2.4 亿美元成本 。当美军这支 “战力冗余 99%” 的远征打击群驶向加勒比海,国防部长赫格塞思 “这不是演习” 的表态,早已戳破 “打击贩毒” 的谎言。更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部署消耗的成本,已接近美军 “裁军 + 并司令部” 五年节省额的一半,这种 “一边省钱一边烧钱” 的矛盾,暴露了美国在美洲战略中的深层焦虑。 从公开信息看,美军的部署似乎 “逻辑自洽”,合并南北司令部后,需要一次 “实战演练” 检验协同能力。拉美贩毒问题长期存在,“打击贩毒” 是 “正当理由”。但细究数据便会发现漏洞。F-35B 的作战半径能覆盖整个加勒比海,而贩毒集团的活动范围多在近海,用 “隐形战机打贩毒船”,就像用坦克打自行车,完全不合理。 排除 “打击贩毒”,真实目的逐渐清晰:一是通过 “实战秀” 让国会认可 “司令部合并” 的价值,为后续要军费铺路;二是委内瑞拉的石油、拉美的锂矿,以及巴拿马运河的战略地位,让美国不愿放弃 “资源控制权”;三是中俄与拉美国家的合作加深,美国试图用军事威慑划下 “红线”,阻止外部力量介入 “后院”。这三者叠加,才是此次行动的核心驱动力。 但这场行动从一开始就注定难成:从成本看,“烧钱速度” 远超 “省钱速度”,财政可持续性存疑;从逻辑看,1983 年的 “成功经验” 已不适用于当前的拉美,“威慑” 只会逼地区国家抱团;从时代看,多极化背景下,“炮舰外交” 被全球反对,美国的 “霸权叙事” 已没人买账。 说到底,美军此次加勒比海部署,本质是美国霸权 “力不从心” 的缩影。 它想继续用 19 世纪的 “门罗主义” 控制 21 世纪的拉美,想用军事力量掩盖自身在经济、外交上的弱势,想用 “实战秀” 证明自己仍有 “掌控力”。但事实已经给出答案,当拉美国家集体说 “不”,当国内民众上街抗议,当中俄保持战略定力,这支舰队已不再是 “力量象征”,而是 “霸权失灵” 的见证者。
*全世界公认的军事实力第一是美国,俄罗斯第二,中国第三,不过经过93阅兵和福建舰
【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