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地下党陈修良调任南京市委书记,接到任务后,她只问了一句:“何时动身?”,华中分局副书记谭震林却吃了一惊:“你就不提提困难吗?” 主要信源:(中国军网——陈修良:弱女化神龙 金陵翻巨澜) 1946年初春的华中地区,细雨绵绵,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 在一间简陋的农舍里,陈修良接过了南京市委书记的重任。 这个任命背后承载着沉甸甸的分量——前八任书记都在这个岗位上献出了生命。 农舍的木桌上摊开着南京地图,上面标注着国民党重要机关的分布位置。 陈修良简单收拾行装后,踏上了前往南京的旅途。 她选择在黄昏时分进城,混在收工的工人队伍中通过关卡。 南京城的街巷里,国民党宪兵队的巡逻车不时呼啸而过,探照灯的光束扫过灰暗的墙面。 她在南京的第一个落脚点是一处普通的民居,主人是一对年轻的地下党员夫妇。 这栋两层小楼位于城南的街巷深处,窗外可以望见远处的总统府轮廓。 陈修良化名"张太太",平日里深居简出,只在必要时才外出活动。 重建地下党组织的任务艰巨而危险。 陈修良采取单线联系的方式,像织网一样谨慎地搭建组织架构。 每次接头都选在不同的地点——有时在喧闹的茶馆,有时在僻静的书店。 她要求同志们严格遵守秘密工作纪律,见面时不带任何书面材料,重要信息全靠记忆传递。 在南京的工作中,最惊险的一次经历发生在一个雨夜。 陈修良按计划前往一处秘密联络点,途中发现被人跟踪。 她不动声色地改变路线,先走进一家百货公司,又拐进拥挤的菜市场,最后混入电影院散场的人群,终于摆脱了跟踪者。 这次经历让她更加警惕,此后每次出行都要反复确认安全。 策反工作是最考验智慧和耐心的。 陈修良仔细研究策反对象的背景,寻找突破口。 对飞行员俞渤的策反就是一个成功案例。 俞渤对国民党的腐败统治日益不满,通过地下党员林诚的接触,最终选择了起义。 1948年12月那个寒冷的夜晚,俞渤驾驶轰炸机在总统府上空投下炸弹的爆炸声,震动了整个南京城。 在渗透警察系统的行动中,陈修良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式。 先争取基层警员,再逐步向中层干部扩展。 她指示地下党员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建立联系,从闲聊时局开始,慢慢引导对方认清形势。 这种方式虽然见效慢,但更加稳妥可靠。 1949年4月,解放军的炮声越来越近。 陈修良领导的地下党组织加紧了准备工作。 他们秘密绘制了南京城的布防图,标注出重要设施的位置。 同时加紧策反守军,为解放军顺利进城创造条件。 4月23日深夜,当下关码头的巡逻艇升起信号灯时,标志着南京的解放已经近在眼前。 解放后的那个清晨,南京城异常安静。 陈修良换上一件素色旗袍,走向35军驻地。 哨兵好奇地打量着这位普通的中年妇女,直到何克希政委激动地迎出来,大家才明白她的真实身份。 两位老战友的拥抱,见证了一段特殊历史的结束。 在南京的三年时间里,陈修良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 她住在阁楼里,家具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 每天的饮食很简单,常常是一碗米饭配些咸菜。她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 这段经历展现了特殊历史时期共产党人的忠诚与智慧。 陈修良和她的战友们在极其危险的环境下坚持斗争,为南京的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故事值得被铭记,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如今,南京城里还保留着一些当年的建筑遗迹。 这些沉默的见证者,诉说着那段不平凡的岁月。 每当春风拂过梧桐树叶,仿佛还在轻轻讲述着那些隐蔽战线上的动人故事。 这些故事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74师覆灭后,打扫战场的结果把粟裕吓一跳,陈毅:俘虏一个不准放。孟良崮一战后,国
【2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