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见老人摔,该扶不该扶?”这个被讨论到包浆的话题,最近总算有了“突破性进展”——某男子好心扶了个摔倒老人,不仅没拿到“见义勇为奖”,反倒喜提家属3万元“索赔大单”,这波“善意变现”的操作,真是把“人间清醒”玩出了新高度。 据当事人陈先生(估计现在得改叫“冤大头先生”)说,那天他下班路过路口,见一位老人“优雅”倒地,周围连个凑数的路人都没有。他大概是脑子一热,忘了看手机里的“防讹指南”,竟冲上去把老人扶了起来,还忙前忙后打120、陪就医,活像个免费护工。结果呢?老人家属一到医院,眼睛比扫描仪还尖,一口咬定“就是你撞的”,索赔金额从1万涨到3万,跟坐火箭似的——合着这摔倒不是意外,是“开门迎客”的生意? 陈先生委屈得直喊冤:“我没撞人啊!”可这话在人家眼里,大概就跟“我没吃饭”一样没用。现场没监控?没事,老人的口头指认就是“铁证”;想调商铺监控?巧了,关键画面全在“监控死角”里藏着——这死角找得,比狙击手找射击位还精准。更绝的是家属,嫌私下沟通太慢,直接跑到陈先生单位“闹业绩”,逼着他“赔钱了事”,那架势,仿佛陈先生不是救人的,是欠了他们家几百万的老赖。 这事传到网上,网友们也算开了眼。有人调侃:“以后扶老人得先拉个横幅,再请个公证处,最好全程直播,不然都对不起自己掏的律师费。”还有人“贴心”建议:“下次见老人摔倒,先在旁边摆个二维码,备注‘预存讹诈保证金’,省得后续扯皮。”毕竟现在的“行情”摆这儿了:好心扶人=自动认领“肇事者”,主动帮忙=给对方递“索赔依据”,这哪是助人,这是给人家送“赚钱素材”啊! 目前陈先生已经报警,至于真相啥时候出来,谁知道呢?说不定最后还得劝他“花钱消灾”——毕竟在某些人眼里,“真相”哪有“3万块”实在。不过也得感谢这事儿,它算是给大家上了生动一课:以后路上见着老人摔倒,千万别急着伸手,先掏出手机拍个360度无死角视频,再找三个以上证人签字画押,最好再让老人写个“免责声明”,不然哪天被人“讹”了,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贡献”出3万块的。 瞧瞧这事儿办的,多有“教育意义”!以后谁再敢说“人间有真情”,大概会被笑“太天真”——毕竟在3万块的“诚意”面前,善意算什么?不过是人家“创收”的垫脚石罢了。对此大家怎么看?
“路见老人摔,该扶不该扶?”这个被讨论到包浆的话题,最近总算有了“突破性进展”—
嘻嘻不爱嘻嘻
2025-09-29 13:24:1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