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地铁上,看见一个年轻人低头刷手机,屏幕亮着“AI生成的辞职信”,字里行间全是“追求自由”“逃离内卷”。 他删了三遍,最后只发了句“身体不舒服,请假两天”。 这年头,连辞职都要靠AI帮腔,人却不敢说一句真话。 不是我们不想坦诚,是现实太硬。 公司不缺模板化的离职理由,缺的是敢说“我累了”的勇气。 AI能写得漂亮,但写不出凌晨三点改PPT时的颤抖,也复刻不了父母问“工作怎么样”时那句欲言又止的“还行”。 我见过一个实习生,偷偷在工位抽屉里放了一本手写日记,每页都画着小树苗,她说:“等树苗长高了,我就辞职去种地。 ”她没说谎,也没喊口号,只是默默记下每天被消耗的光。 我们不是不想反抗,只是发现:真正能改变生活的,往往不是那封惊天动地的辞职信,而是你开始学会在加班后给自己煮一碗面,在会议间隙听一首老歌,在朋友圈发一张窗外的云——这些微小的抵抗,比任何AI生成的宣言都更真实。 AI可以替你表达情绪,但代替不了你活着的感觉。 当整个世界都在教你如何“优雅地逃离”,也许真正的自由,是敢在疲惫时,只说一句:“今天,我想休息。 ”
昨天在地铁上,看见一个年轻人低头刷手机,屏幕亮着“AI生成的辞职信”,字里行间全
大气暖鱼鱼
2025-09-30 08:22:2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