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全球资本饥渴症的解药吗? 全球资本饥渴的核心痛点 —— 优质标的稀缺、配置效率低下、风险收益失衡,正被美股的独特生态逐步化解。从资产供给到机制设计,美股正在构建资本的 “解渴” 通道。 一、优质标的蓄水池:解渴的核心水源 美股以持续的资产创新回应资本渴求。2025 年 7 月美股 IPO 数量创四年新高,单月 26 家新股中,AI Infra、合成生物等硬科技占比超 40%,填补了全球创投案例十年新低的缺口。科技巨头更成压舱石:英伟达、微软借 AI 实现利润翻倍,推动标普 500 指数年内 23 次刷新纪录,纳指突破 20600 点,为资本提供确定性收益锚点。中概股的 “二次窗口期” 更添活力,年内 60 家企业登陆美股,“小而美” 硬科技公司首日涨幅中位数达 38%,丰富了资产选择光谱。 二、机制革新:让资本高效流动 美股通过制度优化激活配置效率。纳斯达克拟推 “定制披露备案制”,对中小企豁免非核心披露,将上市准备周期缩短 40%,破解优质标的供给不足难题。成熟的退市机制同样关键,年均 4% 的退市率淘汰低效资产,与 IPO 扩容形成 “优胜劣汰” 闭环。流动性优势更不可替代,T+0 交易与丰富做空工具让资本进出灵活,2023 年外资净买入美股 898 亿美元,逆转此前流出态势,印证市场吸引力。 三、经济韧性:解药的底层支撑 美国经济基本面为资本注入信心。失业率稳定在 3.5% 左右,服务业 PMI 持续回升,与 AI 产业爆发形成共振。企业盈利更显韧性,2025 年标普 500 盈利增速预计升至 15%,非科技板块补涨进一步拓宽收益空间。美联储降息预期下,美元资本回流加速,中东主权基金等长线资金以美股为核心配置,形成 “资本涌入 — 企业创新 — 回报提升” 的正向循环。 但美股解药并非无懈可击:标普 500 PE 达 21.7 倍的高估值、科技股盈利增速从 34% 降至 23%,暗藏回调风险。且过度依赖美股可能加剧新兴市场资本流失,形成新的错配。 美股以 “优质资产 + 高效机制 + 经济韧性” 的组合拳,精准命中资本饥渴的核心症结。但真正的解药,应是全球市场在竞争中共同培育优质标的、完善机制,而非单一市场的独舞。
卢麒元先生认为,10月2日通胀重启,美将股债双杀,锁死流入的资本后陷入滞涨,全球
【6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