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8岁的郜艳敏被人贩子以2600元的价格出售给一个山村老汉,没想到付钱的时候,人贩子突然临时加价100元。刘老汉转身就想走,郜艳敏急忙拦住他,塞给他50元让他将自己带走。 郜艳敏出生在河南襄城县一个普通农家,1976年那会儿,家里穷,靠几亩地过日子。她小时候就帮忙干活,捡柴禾,喂猪啥的,日子紧巴巴。初中毕业成绩不错,本来能继续念书,可家里没钱,父母一商量,就让她出去打工补贴家用。1993年,她跑到河北蠡县一家毛线厂干活,那厂子活重工资低,每天纺线十几个钟头,手都磨出泡,但她咬牙坚持,还寄钱回家。谁知道,第二年春节前,她攒了点钱想回老家看看爹妈,这一去就彻底变了样。 她在石家庄火车站买票时,遇上两个中年妇女,说有好工作介绍,高工资还管吃住。她年轻没经验,就跟过去了。结果被拉进车,转手卖给其他人贩子,途中遭了不少罪,被打被折腾。短短几天,转了三次手,先卖给三个男人,又转给两个,最后落到河北曲阳县灵山镇下岸村。那村子偏僻,四百来口人,三四十个媳妇是买来的。郜艳敏被卖给刘老汉家,价钱2600元,交易时人贩子加价100,刘老汉要走,她自己掏50元给他,让他补上买走自己。 刘老汉儿子比她大6岁,放羊为生,不识字,俩人没啥共同语言。郜艳敏刚去就遭家暴,丈夫喝酒就打她。她试着逃跑好几次,没跑远就被抓回,挨更狠的打。还试过自杀,跳水、勒脖子啥的,都没成,被救回来继续挨整。家里穷,公婆有病,她得伺候全家。慢慢地,她生了女儿,又生儿子,日子就这么拴住了。 村里小学缺老师,知道她初中毕业,村干部找她代课。她从1995年开始教书,那会儿教室破,学生穷,她就教识字算数啥的。工资每月200块,不多,但她干得认真。村里其他被拐妇女也多,有人跑了,有人留下生娃。郜艳敏一度想回家,丈夫带她回河南老家,但爹妈没钱还那2700块,还说闺女嫁出去就不是自家事了。她只好回来,继续过日子。 2005年,一个摄影师进村拍照片,把她教书的模样发网上,引起关注。网友议论,记者跑来采访。她的事传开,有人说她坚强,有人说拐卖可恨。村里人不乐意,觉得她败坏村名声,有人堵路不让记者进,丈夫也赶人。媒体报道她被拐经历,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发微博,说人贩子必须严惩,部署当地警方调查。但调查没下文,人贩子没抓到,买主也没啥事。 2007年,她得“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奖,颁奖词说她从被拐女变老师,用爱心回报山村。实际上,她还是代课老师,工资低,教学点差点取消。2009年,她的经历拍成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讲她扎根山村教书的事,但拐卖部分淡化了。电影上映,观众多,她自己没啥感觉,继续教书。 2010年,她入党,当地报纸说她从打工妹变党员,村里老人想推她当干部,说她有公心。实际上,她生活没大变,早起干家务,白天上课,晚上备课。村里教育经费少,她被拖欠工资,捐助也管得严。2015年,旧报道又火,网友骂她是国家耻辱,她女儿写信求安静生活,别再打扰。县委宣传部和教育局找她,说网友骂,让她签不愿采访的信。 到现在,她还在下岸村教书,村里有三四十被拐妇女,拐卖不是个案。公安调查过,但人贩子逍遥法外,买主也没罚。拐卖妇女在中国农村多见,穷村买媳妇成风,法律追诉期过了,就没人管。郜艳敏的事暴露这问题,媒体有时美化成正能量,忽略犯罪。买主和人贩子该严惩,但现实中包容多,受害者只能认命。
1994年,18岁的郜艳敏被人贩子以2600元的价格出售给一个山村老汉,没想到付
文山聊武器
2025-10-01 16:45:2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