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眼看自己的上党不保,就想把这块烫手的山芋送给赵国,这其中有示好赵国的意思,当然其中亦有移祸于赵的想法。 赵国就面临一个问题,这个送到嘴边的上党要不要呢? 平原君赵胜认为该收,因其位置对赵国具有战略意义; 而平阳君赵豹认为不该收,主要是害怕惹祸上身。 赵国国君听取平原君的意见,最后还是收了上党。 在赵国收了上党后不久,就爆发了最为惨烈的长平之战,这是战国时期战斗力最强的两个国家之间的一场大战,最后以赵国的失败而告终。 太史公在《赵世家》中认为平阳君赵豹是对的,根本就不应该收上党,并且认为收上党的决定就是“利令智昏”。太史公在《平原君虞卿列传》中写道: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馀万众,邯郸几亡。太史公这是把长平大败的责任,一股脑都推给平原君之决定收上党这件事上来了。 其实不然。三国时的谯周这样评说:“长平之陷,乃赵王信间易将之咎,何怨平原受冯亭哉?”谯周的意思是说,长平之败,是赵国相信秦国故意散布最害怕换将马服子的话,结果赵王以赵括换下大将廉颇。这与平原君接受韩国冯亭所献上党有何关系呢? 秦赵之间必有大战,只是早晚的问题,这与赵国收不收上党关系其实不大。
古代女奴隶如果怀了主人的孩子能母凭子贵吗?袁绍就是丫鬟生的,嫡子袁术直接叫他“吾
【1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