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开飞机回65公里之外的老家过节:15分钟就到了 “9小时车程走了21小时”“15个小时还没出广东”,国庆中秋假期不少人吐槽车太多,路太堵。近日,湖南永州一网友分享其兄妹俩开飞机回家的经历,让不少网友羡慕。 (视频截图) 当高速公路化作露天停车场,当归乡人的耐心在方向盘前消磨殆尽,一架螺旋桨划破天际的私人飞机,刺痛了无数困在路上的眼睛。这种看似潇洒的出行方式,撕开了当代节庆交通的魔幻现实——有些人还在隧道里啃面包,有些人已经在家门口收起降落伞。 通用航空的便利并非新鲜话题。根据民航局数据,全国现有注册通用飞机不到4000架,而美国这个数字超过20万。低空领域逐步开放的政策春风,吹拂的仍是极少数人的天空。那位驾驶飞机的表哥手中握有的私用驾驶员执照,全国仅发放了7000余本。 我们真正要讨论的,从来不是该不该开飞机回家,而是为什么“说走就走”的归途成了奢侈品。去年国庆假期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流量突破6000万辆次,拥堵里程峰值较五年前翻了一番。道路越修越宽,回家的时间却越拉越长。 这种对比映照出发展中的断层。当汽车保有量突破3.2亿辆,基础设施与出行需求的赛跑始终气喘吁吁。有学者指出,单纯增加车道无法根治节假日脉堵,多元交通体系的缺失才是症结。 那些调侃“投胎是技术活”的网友,戏谑中带着无奈。朋友圈里晒出的飞行vlog,与其说是炫富,不如说是对传统出行方式的温柔挑衅。它提醒我们:归乡的路,本不该只有一条。 但换个视角看,这场空中归途也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粤港澳大湾区已开展空中出租车试点,成都到重庆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航线正在规划。或许不久的将来,空中通勤会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在技术变革的浪潮里,我们期待更多元的出行选择,更合理的资源分配。让每个思乡的心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归途,这不该是奢望。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男子开飞机回65公里之外的老家过节:15分钟就到了 “9小时车程走了21小时”“
小巷中踱步
2025-10-02 22:19:04
0
阅读:39
用户11xxx61
65公里外的老家?!这点路你就在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