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某年,吴兴人柳归舜从江南出发去巴陵,船行到君山附近时,突然遭遇大风,被吹到了

时光浅唱间 2025-10-03 21:12:55

隋朝某年,吴兴人柳归舜从江南出发去巴陵,船行到君山附近时,突然遭遇大风,被吹到了君山脚下。他索性把船系好,上岸走走。 他顺着一条小路往前走,不知不觉走了四五里地,兴致越来越高,干脆跨过溪涧,凭着兴致乱闯起来。 忽然,路边出现一块巨大的石头,通体透亮得像玉石,表面光滑平整,周围足有六七亩地那么大。石头外 围长满了翠竹,竹子粗得像大瓮,高达百十来尺,竹叶在白云间摇曳,密密麻麻的,几乎要把天空都遮住。清风吹过,竹叶发出的声响像丝竹乐器般悦耳动听。 石头正中还长着一棵树,有百尺高,树枝舒展着,树荫竟呈现出五彩的颜色。翠绿的叶子像盘子那么大,开的花直径有一尺多,花瓣是深碧色,叶子是深红色,奇异的香气像烟雾似的弥漫开来,轻轻落在物体上,像细雨般飘洒。 这里有几千只鹦鹉,红嘴绿毛,尾巴长二三尺,在竹林和树间飞来飞去,彼此呼唤着名字,声音清亮悦耳。 它们的名字五花八门:有叫 “武游郎” 的,“阿苏儿” 的,“武仙郎” 的,“自在先生” 的,“踏莲露” 的,“凤花台” 的,“戴蝉儿” 的,“多花子” 的。 其中一只鹦鹉唱道:“我这支曲子,是汉武帝时钩弋夫人常唱的。” 接着唱起来:“戴蝉儿,分明传与君王语。建章殿里未得归,朱箔金缸双凤舞。” 名叫 “阿苏儿” 的鹦鹉接过话头:“我想起陈阿娇在深宫里流泪的模样,她曾唱过:‘从前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白白花了百金,君王终究还是没回头。’” 还有一只鹦鹉背诵起司马相如的《大人赋》,说:“我初学这篇赋的时候,被赵昭仪用七宝钗横着抽打,那疼劲儿到现在都没好利索。如今能背下来,也算是一辈子掌握了一门本事。” 名叫 “武游郎” 的鹦鹉说:“我从前见过汉武帝坐着郁金木船,在积翠池上游玩,他吹奏紫玉笛,声音又清亮又流畅,武帝自己也听得高兴。李夫人跟着唱歌,歌词是:‘顾鄙贱、奉恩私。愿吾君,万岁期。’” 这时,名叫 “武仙郎” 的鹦鹉问柳归舜:“您贵姓?排行第几?” 柳归舜答:“姓柳,排行十二。” 武仙郎又问:“柳十二从哪儿来呀?” 柳归舜说:“我正要去巴陵,大风把船吹到这儿,一时兴起就走到了这里。” 武仙郎说:“柳十二官人,偶然因为大风,能来到这等奇境,这可算是因祸得福了。不过我就是只鸟儿,帮不上凡人什么忙,我替您通报桂家三十娘子吧。” 说着就朝远处喊:“阿春,这儿有客人!” 立刻有几片紫云从西南方向飞来,在离地面一丈多高的地方,云气慢慢散开,露出一座珍珠装饰的楼阁,挂着翠色的帷幕,栏杆层层叠叠,屋梁飞翘着,环绕在大石头边上。 一个穿青衣的婢女从屋里出来,也就十三四岁的样子,衣服上镶着珠翠,模样十分娇美,对柳归舜说:“三十娘子让我阿春跟郎君说:我们住在这偏僻地方,劳烦您跑一趟。不知道您早上吃过饭没有?请坐一会儿,我们备些素餐点心。” 柳归舜再三谦让后,才坐下。 阿春转头朝鹦鹉群喊 “凤花台”:“还不快招呼客人?三十娘子因为黄郎不在,不好亲 自接待郎君。你要是敢怠慢,就跟上次一样挨揍!” 一只鹦鹉立刻飞过来说:“我就是凤花台。最近写了首诗,您愿意听吗?” 柳归舜说:“正合我意。” 凤花台便念道:“我昨天经过蓬莱玉楼,写了这么一首: 露接朝阳生,海波翻水晶。 玉楼瞰寥廓,天地相照明。 此时下栖止,投迹依旧楹。 顾余复何忝,日侍群仙行。 柳归舜赞道:“写得真美啊!您的老师是谁呢?” 凤花台说:“我在王 丹身边待了一千多年,杜兰香教我道家真文,东方朔传我秘诀。汉武帝时,我被召为太中大夫,在石渠署见过扬雄、王褒等人的赋颂,才懂了怎么写箴论。王莽作乱时,我才得以回吴地。后来被朱然得到,又转赠给陆逊。还见过陆机、陆云的作品,才学着写诗作文。陆机、陆云被杀后,我就到了这儿。不知道近来谁是文坛领 袖?” 柳归舜说:“是薛道衡、江总。” 说着就背诵了他们的几篇作品。 凤花台听完说:“近代的作品不是不华丽,就是少了点骨气。” 不一会儿,阿春捧着个赤玉盘过来,里面摆满了各种珍奇的吃食,柳归舜都叫不上名字,香气浓郁得直往鼻子里钻。 吃完后,忽然有两个道士从天上飞下来,看见柳归舜说:“真难得!还在跟鹦鹉聊天呢。你不是柳十二吗?你的船趁着顺风,大家正急着找你呢,怎么还不赶紧回去?” 说着扔给他一块一尺见方的绮罗,“用这个遮住眼睛,就能回去了。” 柳归舜照做,只觉身体像飞起来一样,一下子就落到了巴陵。 回到船上时,船夫正准备开船。一问才知道,自己已经失踪三天了。 后来柳归舜又到这儿来,停船四处寻找,却再也没见过那处仙境了。 本篇故事源于《玄怪录》,又是一处仙境啊。 关注@子虚先生讲故事 ,每天来看新故事#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大推荐#

0 阅读:38
时光浅唱间

时光浅唱间

感谢各位的关注与支持,期待与您共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