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打通瓦罕走廊是对的,阿富汗一直致力于打通瓦罕走廊。为此呢,他们不惜在未通

芸霄记史 2025-10-04 08:46:22

果然,不打通瓦罕走廊是对的,阿富汗一直致力于打通瓦罕走廊。为此呢,他们不惜在未通知我们的情况下,就把公路修到了边境,更是想要拿出了世界第二大铜矿埃纳克铜矿的开发权,以换取瓦罕走廊的打通。在多次和我们的会谈中,他们也是屡屡提及此事。但我们这边始终是兴趣缺缺,这让阿富汗有些不理解。但事实证明,我们不打通瓦罕走廊是对的。     阿富汗的算盘其实并不难看懂,他们想借一条直通中国的通道来盘活本国经济,把矿产和农产品快捷地送出去。   问题在于,瓦罕走廊并不是一条可以轻易利用的路,听上去是“走廊”,但这完全不是河西走廊那样的便利之地,这里夹在帕米尔高原和兴都库什山脉之间,是一条海拔超过四千米的狭窄山谷。   全长四百公里,其中三分之二在阿富汗境内,剩下一小部分在我国,最窄的时候仅十五公里宽,而且河流、峭壁挤压着道路空间,几乎没有多少真正可建造和利用的地盘。     如果说地形已经很不友好,那么气候条件更是直接让人望而却步,这里一年大约有八九个月都被大雪覆盖,几乎封死了通道,能让车辆畅通的时间只剩下夏季三个月。   假如要修公路,意味着花出去的巨额资金,只换来每年区区三个月使用期,剩下大半年要报废。   即便硬修建一条公路,维护难度和开销都大到无法想象,从独库公路和中巴公路的情况就能看得出,哪怕有过硬的基建能力,高山雪线和气候依旧让人束手无策。     从历史上讲,瓦罕走廊曾一度是我国的领土,后来由于英俄大国竞争,被划成缓冲区,最终划到了阿富汗名下。   而这种人为制造的隔离带,结果竟意外成了一道屏障,在阿富汗战乱最激烈的时期,全国动荡不安,但瓦罕走廊这一带几乎没被波及,也没有多少难民能从这里闯出来。   实质上,正是这条极难穿越的走廊,把混乱隔在了另一边,起到天然防护的作用。     地缘上的缓冲和自然上的阻隔,原本就是宝贵的安全屏障,一旦打通,等于主动拆掉了一道天然防线。   特别是眼下阿富汗西部依旧不稳定,如果贸然打通,不仅得不到多少经济价值,反而可能把风险直接引到家门口,这一点,远比拿到铜矿开发权更值得重视。     瓦罕走廊在未来或许有潜在价值,但至少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它继续充当一条天然缓冲带才是最合理的。   保持现状,看似按兵不动,其实是在用最稳妥的方式保障了边疆的稳定和整体利益,某些道路,不通,反而更重要。

0 阅读:567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