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出大事了!一个将军拿到了三军指挥权,总统彻底靠边站。这个国家,真的要变天

地缘历史 2025-11-18 11:47:18

巴基斯坦出大事了!一个将军拿到了三军指挥权,总统彻底靠边站。这个国家,真的要变天了吗?这背后藏着巨大的悬念,局势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11月14日,巴基斯坦上演了惊人一幕。议会以234票赞成、4票反对的压倒性结果,闪电般通过了宪法修正案。   这一修正案,直接改写了国家的权力结构。   根据新法案,总统不再兼任三军最高统帅,这一职务仅具象征意义。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职位被直接废除,权力被整合。   陆军参谋长从此将自动兼任三军总司令,可以直接指挥海、陆、空三军。   这意味着,军方的权力从幕后正式走向了台前,文官政府对军队的象征性节制也已不复存在。   现任陆军参谋长阿西姆·穆尼尔,成为了新法案下的第一位三军总司令。   他获得的不仅是一个职位,更是一种近乎元首殊荣的绝对权力。此后,该职位将由陆军参谋长永久继承。   这一激进的权力集中,其直接导火索是三天前的一场血腥袭击。   11月11日,首都伊斯兰堡地方法院外发生自杀式炸弹袭击,造成12人死亡,震惊全国。   巴基斯坦塔利班(巴塔)迅速宣称对此负责。   巴国防部长阿西夫随即公开指控,袭击背后是“印度-阿富汗塔利班代理合作”的阴谋。这场袭击,为军方集权提供了最完美的理由。   穆尼尔的崛起并非偶然,他的个人声望在国内如日中天。   就在2025年5月,他因成功指挥“铜墙铁壁”行动,在印巴空战中取得辉煌战果,被破格晋升为陆军元帅。   这是巴基斯坦65年来首位获此殊荣的现役将领。   据称,巴方在该次空战中击落了包括法制“阵风”战机在内的6架印度军机,极大地提振了国民士气。   空战胜利后,国内民调显示,高达96%的民众认为巴基斯坦赢得了胜利。   军队的支持率也因此飙升至历史高点,穆尼尔的个人威望达到了顶峰。   在国际上,穆尼尔同样获得了罕见的认可。   他在2025年8月和10月两度访问美国,甚至获得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私人午餐邀请,被赞誉为“最欣赏的陆军元帅”。   与此同时,他还与沙特签署了重要的军事合作协议。   这一系列外交动作,无疑巩固了他在国际舞台上的强人形象,也让美国看到了拉拢巴基斯坦军方的可能性。   手握重权之后,巴基斯坦的对外姿态也变得空前强硬。   国防部长阿西夫公开宣称,巴基斯坦已做好应对印度与阿富汗塔利班的“双线作战准备”。   他指责阿富汗塔利班已沦为印度的代理人,纵容巴塔从阿富汗境内对巴基斯坦发动跨境袭击。   这种公开的“双线作战”表态,在巴基斯坦历史上极为罕见。   穆尼尔本人也毫不示弱。   早在10月份,他就向印度发出严厉警告,称“在核武器环境下没有战争的余地”,但巴方将对任何挑衅做出“果断且强有力的回应”。   当然,印度方面对此并不认账。   新德里宣称在5月的空战中击落了5架巴方战机和1架预警机。   双方的口水战,让克什米尔地区的火药味变得空前浓厚。   然而,将外部危机转化为内部集权的理由,或许才是更深层的逻辑。   巴基斯坦的国力,尤其是其仅为印度十分之一的GDP,根本无法支撑一场真正的双线作战。   因此,穆尼尔的强硬姿态,更像是一种“敲山震虎”的策略。   其真实意图或许是避免战争,而非发动战争,通过展示决心来震慑对手,同时整合国内力量。   穆尼尔的下一步,很可能是优先打击边境地区的巴塔武装据点,以一场可控的军事胜利来进一步巩固权力,而不是直接与印度或阿富汗塔利班爆发全面冲突。   这次修宪,标志着巴基斯坦的治国原则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文官治国的理念被实质性削弱,军事强人控权的模式被制度化,这为未来的政局埋下了巨大隐患。   “安全危机-权力集中-冲突升级”的恶性循环,似乎正在这个国家悄然形成。   军方力量从“影子政府”走向前台,直接主导外交和国家安全政策。   穆尼尔与美国总统的直接互动,已经显示出军方在外交领域的主导性。   特朗普打破常规的热情接待,显然是希望通过拉拢巴军方来平衡正在崛起的印度。   这对中巴关系也带来了新的变数。   传统上,文官政府更侧重于推进中巴经济走廊(CPEC)合作。   而军方则更倾向于在中美之间寻求一种微妙的平衡。   穆尼尔在2025年7月访华时,曾高调承诺“巴中铁杆友谊”。但转过身,他又积极寻求与美国的军事合作。   这种平衡策略,无疑将给中巴经济走廊的未来带来不确定性。

1 阅读:1686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