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驻华领事馆突然宣布了! 10月3日,美国驻华使领馆在其社交平台X上突然宣布:因政府拨款问题未解决,官方账号将暂停定期更新,仅保留紧急安全信息发布。这事直接源于美国国会两党谈不拢,导致联邦政府从10月1日起正式“停摆”。 过去这些年,美国驻华使领馆的 X 账号,一直想走 “亲民路线”。今天发个美国小镇美食,明天推个教育交流项目,说白了就是想靠这些内容拉近和中国民众的距离,悄悄传递美国的价值观。 但现实呢?中国年轻人早就不吃这一套了。2023 年的数据显示,这个账号单条内容的平均互动量,比 2019 年跌了 42%。越来越多的人看出来,那些看似 “无害” 的内容里,藏着刻意的宣传。 这次停更,更有意思。没几个人觉得可惜,反而有网友调侃 “终于不用看硬凹的温情戏了”。 要知道,以前美国还能靠这类账号刷点存在感,现在连运营的心思都没了 — 不是不想,是再做下去也没用,投入的钱和精力全打了水漂,干脆借着 “政府停摆” 的由头,体面退场。 这哪是停更账号?分明是美国在华 “软实力渗透” 的路线,彻底走不通了。 再看,美国的外交资源,已经抠到要 “拆东补西”。大家可能不知道,美国驻华使领馆的日常运营、民间交流项目,早就成了 “预算剪刀差” 的受害者。 这些年,美国一门心思搞 “大国竞争”,把钱都砸向了印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太平洋舰队要经费维护航母,驻日基地要扩建弹药库,这些 “硬开销” 占了外交国防预算的大头。 反观驻华使领馆的社交账号运营、文化交流活动,在国会眼里就是 “可砍可不砍” 的软支出。这次政府停摆,拨款一断,第一个被砍的就是这些项目。 这背后的逻辑很直白:美国的钱不够用了,只能优先保军事对抗,把民间交流这种 “慢功夫” 先放一放。可问题是,中美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恰恰需要这些日常的沟通来积累。 现在美国主动切断这条线,反而给了欧洲、东南亚国家机会 — 近期德国、法国的驻华机构,已经在加推文化展览、留学项目,悄悄填补了这个空白。 美国想靠军事压中国,又想靠民间交流留余地,现在却因为没钱,把后路给断了,这不就是 “绷不住” 的表现? 其次,美国的财政困境,已经拖垮了外交底气。很多人只看到国会两党为拨款吵架,却没看清本质 —美国根本没那么多钱了。 2024 年,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突破 1.7 万亿美元,美债规模更是超过 34 万亿美元。钱从哪来?要么靠借,要么靠砍预算。而驻华使领馆的这些 “非紧急项目”,自然成了砍预算的首选。 反观中国,这些年民间外交的投入一直很稳。2023 年,光和外国驻华机构合作的民间交流活动就超过 500 场,“一带一路” 的民间友好项目也越做越多。这背后,是中国制造业的支撑 ——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始终保持在 26% 以上,有实实在在的产业做后盾,财政投入才能稳定。 美国呢?实体产业空心化越来越严重,税收增长跟不上开支,只能在外交上 “精打细算”。这次驻华领馆账号停更,看似是小事,实则是美国 “产业空心化→财政没钱→外交收缩” 的恶性循环,已经藏不住了。 未来,美国要是还解决不了钱和产业的问题,类似的 “收缩” 只会越来越多。而对中美关系来说,这既是挑战,也可能是新的契机 , 毕竟,靠军事施压、舆论渗透走不通,美国或许才会真正坐下来,和中国好好谈。
美国国内的对华鹰派还没有死心,看来我们给美国的震慑还不够强烈!10月4日,根据外
【18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