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太原1女婴因手臂残疾被抛弃,58岁拾荒妇人见其可怜,把她捡回家用面糊糊养大,女孩为了省车费,每天跑步5公里去上学。谁料,因此跑出了不一样的人生。 高占仙这辈子过得真叫一个苦。她生在太原乡下,那地方穷得叮当响,从小就下地干活,手上老茧一层叠一层。嫁人后,丈夫早早出意外走了,没留下一儿半女。她只好搬到火车站边上,住间破屋子,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弯腰捡瓶罐报纸,卖了换几个钱勉强过活。没文化,就这点力气养着自己。1994年7月,她58岁了,那天雨点砸下来,她听到哭声,过去一看,是个纸箱里的女婴,左臂没了,只剩右边挥着小手。周围人议论着走开,她想了想,还是抱回家。从那天起,高思恩就成了她的孙女。老人没钱买奶粉,就用水和面粉熬糊,一勺勺喂,孩子慢慢长大。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说声不容易。 高思恩从小就知道自己不一样。出生就残疾,父母扔了不管,幸好高占仙捡了她。老人捡废品那点收入,全搭在孩子身上。喂养时,高占仙不放心扔家里,就背着出门,边捡边喂。孩子乖,从不乱哭。高占仙教她吃饭走路穿衣,都得从头来,一遍遍练,因为一只手干活慢多了。邻居看可怜,偶尔送点旧衣剩饭,她们接下继续过。买不起菜,就捡摊上不要的叶子回家炒。高思恩小小年纪就懂事,吃肉总夹给奶奶,自己啃菜根。这样的日子,穷是穷,但两人咬牙顶着。老人身体本来就弱,还得起早贪黑,孩子看着心疼,却啥也帮不上。这份恩,得记一辈子。 上学这事儿,对高思恩来说更是个坎。没有户口,学校大门关得死死的。高占仙攒钱,四处求人,一个部门一个部门跑,终于小学那边松口收了。孩子高兴坏了,每天背书包去,右手握笔抄作业,成绩稳在前头。毕业想上中学,又卡壳了。老人不死心,继续求,这次找到一所,但路远,来回公交得5块钱。那年头,这钱够买一周菜。高思恩算了笔账,决定跑步去。每天5公里单程,早起起步,右手摆臂保持平衡,坚持3年。冬天雪地滑,夏天汗流浃背,她照样咬牙跑。高占仙心疼得不行,可孩子说不累,就这么过来了。这跑步,本是为省钱,谁知练出名堂。 高中体测那天,高思恩跑第一,老师眼睛亮了,说她有天赋,就拉着额外练。起初她不想,怕耽误学习,可想想奶奶的心愿,还是跟上。教练教她摆臂节奏,绕圈加速,她慢慢摸出门道。太原残疾人比赛上,她拿了好几回冠军,汗水没白流。有关部门知道后,帮办户口,还申请低保,生活松快点。高思恩成了国家二级运动员,这身份听着响亮,背后是多少次腿软还得爬起来。跑步对她不是苦差,是种解脱,把日子里的堵塞甩在身后。这样的转变,说白了,就是从小省钱养成的习惯,意外开花结果。 2013年,高考分数出来,高思恩被天津南开大学保送,可她挑了离家近的山西大学。理由简单,想多回家陪奶奶。高占仙年纪大了,腰腿疼,她周末就跑回去,帮着干点家务。大学里,她右手记笔记,体育课上照样绕场,奖学金到手,全拿回家添菜。毕业后,她考上山西大学研究生,继续深造。书读得扎实,论文写得细。2019年,她当上青年运动会火炬手,手里火炬举着跑,点燃主火台。那一刻,全国瞅着她。同年全国第十届残运会,800米她拿银牌,冲刺时右手紧握,过线那一瞬,全场鼓掌。学完业,她留校做辅导员,学生围着问事儿,她讲自己的路,孩子们听得直点头。 高思恩的路,走得稳当。从弃婴到运动员,从跑步省钱到站上领奖台,全靠高占仙那双手拉扯大。老人没啥文化,就知道捡废品养孩子,这份实打实的爱,值千金。女孩也没闲着,用成绩回报,户口办了,低保来了,日子好过些。她选学校时没犹豫,离家近才能常回去,这份孝顺,接地气得让人服气。跑步这事儿,本是无奈之举,却成了转折。想想看,一只手打天下,多难,可她愣是跑出来了。这样的故事,不煽情,就实诚,告诉人,苦日子也能翻篇。 高占仙捡孩子那天,雨下得急,她没多想就抱回家。这决定,改变了两人命。老人身体弱,还得背着孩子捡废品,麻袋提着,布条绑紧,一天下来腰酸腿疼。高思恩长大后,帮着分担,买菜切肉都上手。奶奶不吃肉,她就劝,俩人碗里菜一样分。这样的小家,穷归穷,暖和。求学路上,户口卡脖子,老人跑断腿才求来机会。孩子珍惜,课本翻烂,笔尖磨秃。跑步3年,腿练结实,心也韧了。高中教练发现苗子,带她练,她跟上节奏,比赛上屡胜。国家二级运动员这帽子,戴稳了。生活援助来后,她们喘口气,不再为明天愁。
1994年,太原1女婴因手臂残疾被抛弃,58岁拾荒妇人见其可怜,把她捡回家用面糊
小史论过去
2025-10-05 19:13: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