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和必拓虽然是澳大利亚企业,但前十大股东大都是美股资本。力拓也是澳大利亚企业,但

森森视野 2025-10-07 20:51:41

必和必拓虽然是澳大利亚企业,但前十大股东大都是美股资本。力拓也是澳大利亚企业,但第一大股东是中国铝业。所以在人民币结算上,力拓好说话,但必须和必拓死活不让。 必和必拓和力拓,俩总部都在墨尔本,却常被当成“澳洲亲兄弟”。真扒一下股东名册,就能闻到火药味。 五矿证券2025年6月的研报写得直白:必和必拓前二十大里,贝莱德、道富、先锋三家美国资管合计近20%,整个北美账户占比约46%,澳洲本土基金只能凑到30%左右。力拓那边,目前能在网上查到的最新官方记录还停留在2010年——那会儿第一大股东是汇丰代持的散户集合,中国铝业持股14.99%,离控股差得远;2025年是不是增持到22%,公司没公告,澳交所也查不到备案,只能说“市场传闻,尚未坐实”。 股东背景不同,谈人民币结算的口气就不一样。2010年上海自贸区刚挂牌,力拓先拿一小船铁矿石试点人民币计价,当时官方通稿还在,媒体标题是“力拓首次接受人民币结算”,算起了个大早。必和必拓却一直把“美元指数”挂嘴边,2024年三季报电话会里,CFO的原话是“我们95%的收入和融资都以美元计价,切换货币会带来不必要的对冲成本”,这话有录音,谁都能搜。 可生意终究跟着订单走。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5年前八个月我们从澳大利亚扛回6.1亿吨铁矿石,占全国进口量的六成以上,价格却从每吨110美元跌到89美元。买方手里筹码多了,卖方就得松口。10月2日新加坡交易所的铁矿石掉期收盘价比9月初再跌3.6%,当天朋友圈里疯传“必和必拓私下给某央企报人民币价”,公司没回应,真假难辨,但掉期市场先跌为敬,说明交易员信了三分。 往后看,节奏大概率是“小步蹭”而不是“一夜换胎”。人民币要真正走进长协合同,得满足两个硬条件:一是国内钢厂愿意且能够把美元信用证换成人民币信用证,二是矿山能在香港或上海低成本做汇率对冲。目前上海清算所的人民币铁矿石掉期日均成交量不到两亿美元,深度只有美元的十分之一,机构套保仍嫌浅。只要池子不够大,矿山就敢继续喊“美元万岁”;池子一旦深了,股东再倔也得低头——毕竟谁也不会跟利润过不去。 简单说,力拓先蹭了人民币十年,必和必拓还在门口掂量;中国买家把量握在手里,把价压到心里,美元还是人民币,只是时间问题。别信“明年就全改”的爽文,也别觉得“永远改不了”,矿石在海上漂,账单在桌面谈,慢慢磨呗。 评论区聊聊,你觉得必和必拓还能扛多久?是下个月就松口,还是硬撑到2026?留言等你拍砖。

0 阅读:185

猜你喜欢

森森视野

森森视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