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事上讲,美国援乌“战斧”巡航导弹,可能会给俄罗斯造成一定的损失,但它改变不了战局。唯一的作用,就是遭到俄罗斯更加猛烈的报复。俄罗斯是仅次于我国的导弹强国。它拥有数量和种类较多的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口径”巡航导弹的射程2500公里。SS-N-24巡航导弹,射程3500公里。 这 “战斧” 到底成色如何。它确实射程不短,能打个上千公里,但有个致命毛病:飞得慢,还是亚音速,就像天上飘着的慢镜头靶子。 俄罗斯对付这种目标早就有经验了,当年在叙利亚,美国一次性打过去 59 枚 “战斧”,结果被俄罗斯的电子战系统干扰得 36 枚都偏离了目标,根本没击中要害。 后来美英法联手发射 105 枚巡航导弹,又被俄军的 “克拉苏哈” 电子战系统配合防空部队拦下来 71 枚,拦截率快七成了。 现在俄乌战场上,俄罗斯部署了 6 个 S-400 防空营,专门盯着巡航导弹,之前拦截类似性能的 “风暴阴影” 导弹成功率都能到 82%,对付 “战斧” 只会更顺手。 更别提俄罗斯还有 “摩尔曼斯克 - BN” 这种能干扰 5000 公里范围的电子战杀器,能直接让 “战斧” 的导航系统失灵,变成无头苍蝇。 这么一看,“战斧” 刚飞进乌克兰境内,恐怕就被俄军工兵的雷达盯上了,要么被导弹打下来,要么被信号干扰得找不到北,能发挥作用的没几个。 乌克兰能不能用好这玩意儿。“战斧” 不是鞭炮,掏出来就能放,得有专门的发射平台,要么是驱逐舰,要么是战略轰炸机。 可乌克兰海军早就被打残了,大型舰艇沉的沉、毁的毁,根本没有能发射 “战斧” 的船;空军的战机更是不敢轻易升空,俄罗斯的防空网早就把乌克兰领空罩得严严实实,战机一飞出去就是活靶子。 就算美国帮着改装地面发射装置,那玩意儿机动性差,很容易被俄罗斯的无人机和侦察卫星发现。之前美国援助的 “海马斯” 火箭炮不也挺风光吗? 刚开始确实炸了俄军几个仓库,结果俄罗斯很快就组建了专门的猎杀小队,用 “伊斯坎德尔” 导弹和 “柳叶刀” 无人机盯着打,到 2024 年末,乌军手里的 ATACMS 导弹从 500 多枚剩到就 50 枚,“海马斯” 发射装置被摧毁的更是不少。 “战斧” 的发射平台比 “海马斯” 笨重多了,只会更快被俄军端掉,到时候导弹没发射几枚,发射架先成了废铁。 最关键的是,俄罗斯的报复手段可比 “战斧” 厉害多了,人家手里的导弹库简直是无底洞。就说 “口径” 巡航导弹,射程 2500 公里,能从黑海里的潜艇上发射,悄无声息就打到乌克兰任何地方,之前在叙利亚实战中精准摧毁过无数目标,可靠性早就经过检验了。 还有 Kh-101 空射巡航导弹,射程能到 4500 公里,带着 400 公斤的战斗机,从俄罗斯本土起飞就能覆盖乌克兰全境,而且还能隐身,很难被拦截。 更别提 “匕首” 高超音速导弹,速度能到 10 马赫,比声音快 10 倍,乌克兰的防空系统根本反应不过来,毁伤效能接近 100%。 光这些导弹的库存就吓人,截止到 2022 年,“口径” 系列有 297 枚,Kh-101 有 160 枚,“匕首” 有 70 枚,更别说俄罗斯的军工企业还在天天生产,根本不愁打。 之前西方援助乌克兰爱国者防空导弹的时候,俄罗斯就用密集导弹打击回应过,不光炸军事目标,还精准打击乌克兰的能源设施,让老百姓冬天没暖气、没电灯,这种心理战比直接打军事目标更狠。要是 “战斧” 真敢炸俄罗斯本土或者重要军事基地,俄罗斯的报复绝对会升级。 他们可能会用 “口径” 和 Kh-101 地毯式轰炸乌克兰的军工企业和铁路枢纽,彻底切断西方援助的运输线;也可能用 “伊斯坎德尔” 导弹精准打击基辅的政府大楼,震慑乌克兰高层。 北约官员自己都承认,北约的电子战能力还不到俄军的十分之一,真把俄罗斯逼急了,不光乌克兰要遭殃,说不定靠近俄乌边境的北约国家都得跟着紧张。 说到底,战局不是靠一两款武器就能改变的,得看谁的军工产能强、谁的补给能跟上、谁的战略纵深大。乌克兰自己造不了导弹,全靠西方接济,美国就算援助 “战斧”,也不可能敞开了给,顶多几十枚,这点数量在俄罗斯几千枚导弹面前根本不够看。 而俄罗斯有完整的军工体系,导弹能自己造,燃料能自己产,打多久都耗得起。之前 “海马斯” 那么能打,最后不还是成了俄军的活靶子?“战斧” 也好不到哪儿去,顶多闹腾几天,根本改变不了僵持的战局,反而会让乌克兰承受更重的打击。 所以说,美国援乌 “战斧” 就是个昏招,既救不了乌克兰,还得把自己拖进更深的泥潭。 俄罗斯的导弹可不是摆着看的,你敢动真格的,人家就敢加倍奉还,最后吃亏的还是乌克兰老百姓。这战局的大方向早就定了,不是一款 “战斧” 就能逆转的,别再做这种无用功了。
俄罗斯终于明白了,要保护俄罗斯炼油厂,什么S-300,什么S-400防空导弹都没
【2评论】【10点赞】
信念de锚
祈祷和平,给双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