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每次洗澡后,只留李莲英1人伺候。而房间里不时传出喊痛,一位小宫女偷掀帘子,这

盘盘鸭 2025-10-08 15:54:17

慈禧每次洗澡后,只留李莲英1人伺候。而房间里不时传出喊痛,一位小宫女偷掀帘子,这才解开了大家的好奇心。原来是李莲英在帮慈禧洗澡。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2024年,故宫博物院的玻璃展柜里,一只白瓷药膏瓶总吸引游客驻足——瓶底刻着极小的“莲英”二字,瓶身还残留着暗红色药渍。 这是李莲英当年给慈禧按摩时用的器物,而1908年慈禧驾崩后,这只瓶子就随李莲英一起淡出了宫廷,直到多年后在他的墓中被发现。 没人能想到,这只普通的瓷瓶背后,藏着清末宫廷里一段被传得沸沸扬扬,却又满是误解的往事。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前,慈禧的肩背疼痛突然加重,连批阅奏折都得靠太监念。 御医们开了不少方子,有内服的汤药,有外敷的膏药,可都没见效。当时还是副总管太监的李莲英,见慈禧整日烦躁,心里急得慌。 有天他路过御药房,听见老御医跟徒弟说“筋骨痛得用推拿揉开,光靠药不行”,这话让他记在了心里。回去后,他悄悄找老御医请教,老御医起初不肯教,怕他手法不当伤了太后。 李莲英就天天去御药房帮忙,还在自己胳膊上练手法,把穴位按得又红又肿,老御医被他的执着打动,才把推拿的诀窍和红花膏的配方教给了他。 第一次给慈禧按摩时,李莲英心里直打鼓。他先把红花膏在手里搓热,再轻轻按在慈禧的肩背上,按到“肩井穴”时,慈禧突然“啊”了一声,李莲英吓得赶紧停手。 可慈禧却摆摆手说“接着按,就这个劲儿”。从那以后,浴后按摩成了固定流程。每次按摩前,李莲英都会提前把药膏温好,按摩时还会留意慈禧的表情,要是她皱眉头,就立马减轻力道。 有次按摩到腰腹,慈禧疼得喊出声,旁边的宫女吓得脸色发白,可慈禧却笑着说“莲英的手艺,比那些御医强多了”。 1900年庚子事变,慈禧带着光绪西逃,一路上条件艰苦,连像样的洗澡水都难得。 可不管住在哪,李莲英都会想办法给慈禧按摩。有次在山西的一个小客栈,没有红花膏,他就找客栈老板要了些生姜和白酒,熬成热汤给慈禧热敷,再用手慢慢推拿。 慈禧感动地说“还是你最贴心”,可这话传到宫外,却被添油加醋成了“慈禧和李莲英在逃难途中仍寻欢作乐”。 面对这些谣言,李莲英从不多辩解,只是默默把慈禧的生活照顾得更周到。 慈禧驾崩后,李莲英主动请辞出宫。 他没带走宫廷里的金银珠宝,只带走了那只白瓷药膏瓶和一本记录穴位的小册子。出宫后,他住在海淀的一处宅院里,过着低调的生活。 有次老熟人来看他,提起当年宫廷里的谣言,李莲英才叹了口气说“我不过是给太后治疼,哪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 他还拿出那只瓷瓶,说“这瓶子陪了我十几年,太后待我不薄,我不能对不起她”。 1911年,李莲英去世,家人按照他的遗愿,把那只白瓷药膏瓶和穴位小册子一起放进了棺材。 1966年,李莲英的墓被挖开,这只瓷瓶才重见天日,后来被送进了故宫博物院。 如今,每当有游客看到这只瓷瓶,讲解员都会说起这段往事,告诉大家那些所谓的“宫廷秘闻”,不过是世人对权力场的臆想,而李莲英与慈禧之间,更多的是主仆间的信任与依赖。 李莲英的一生,因这手按摩手艺得到了慈禧的信任,也因这份信任背负了不少骂名。可在那个等级森严的封建宫廷里,他不过是个想靠本事活下去的太监。 那只白瓷药膏瓶,不仅见证了他的小心翼翼,也见证了清末宫廷的最后一抹余晖,如今静静躺在博物馆里,向人们诉说着那段被误解的历史。 参考资料:赵尔巽等,《清史稿·后妃传》《李莲英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

0 阅读:85
盘盘鸭

盘盘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