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式宣布了 2025年10月7日凌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的跑道上,盏盏地勤灯串成了一条亮堂堂的光带,把夜空照得格外清楚。 一架机身上印着印尼翎亚航空标志的国产C909客机,正慢慢滑向起飞线,机身上那面五星红旗在夜色里看得特别分明。这架编号B-3208的飞机,马上要执行深圳直飞印尼美娜多的首趟航班——这可是国产客机头一回从深圳飞国际航线。 别看这趟航班看着普通,背后藏着中国航空工业十年突破“卡脖子”技术的硬功夫,更见证着中国制造一步步走向全球的扎实脚印。 这趟航班的编号是8B131,凌晨2点整准时离地,机上载着120名要去东南亚的旅客。跟以前那些波音、空客执飞的国际线不一样,这次飞的C909,是实打实的“中国智造”。 这架支线客机有咱们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装了新一代涡扇发动机,机身还用了复合材料,能飞2200到3700公里,东南亚大部分短途航线都能轻松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执飞这条线的印尼翎亚航空,是第一个买C909的海外航司。 他们机队里已经有5架C909了,还创下过单机一天飞15.88小时的世界纪录——这样的运营数据,明明白白证明国产客机在可靠性和经济性上,是真的有竞争力。 随着深圳到美娜多的航线开通,深圳机场直飞东南亚的客运航点一下子多到22个,4小时能飞到的范围也更大了,深圳也成了连接国内和东南亚的重要空中枢纽。 这次航班的目的地印尼美娜多,可能不少中国游客没太听说过,但在潜水圈里,这儿可是响当当的“世界第一潜水圣地”。 五大潜水机构都评这儿是全球最好的潜点:布纳肯海洋国家公园里,珊瑚覆盖率超95%,水下像是铺了一层彩色地毯;蓝碧海峡更是微距摄影爱好者的宝地,在那儿能见到豆丁海马、幽灵海龙这些平时难得一见的海洋生物。 除了海底美景,美娜多还有特别的火山地形。 罗肯火山口的硫磺湖泛着幽幽的蓝光,看着特别奇幻;五彩湖的水会跟着阳光折射变颜色,一会儿蓝一会儿绿;托莫洪市场更有意思,以卖蝙蝠、蛇这些少见的食材出名,胆子大的游客还会去尝个新鲜。 据了解,这条线开通后,深圳到美娜多的机票价比转机的便宜了大概30%,估计一年能多带动12亿元的航空旅游消费,还能多出1500个就业岗位。 为了欢迎中国游客,美娜多当地的酒店、餐厅都开始提供中文服务了,有些景区还能直接用支付宝、微信付款,不用再换外币。 C909能在东南亚市场站稳脚,可不光是因为价格便宜。 东南亚天气又热又潮,很多飞机在这儿飞会出小毛病,C909专门针对这点做了优化——发动机的进气系统改了,能更好适应潮湿空气; 空调的制冷能力也加强了,就算地面气温飙到40℃,照样能正常起飞降落。 它的发动机装在机尾(行业里叫尾吊式布局),这设计不光能让客舱里噪音小点儿,乘客坐着更舒服,还能提高在短跑道上的起降能力。 印尼有不少小型机场,跑道没那么长,设施也没那么完善,C909正好能适配这些机场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中国商飞给海外用户提供的是“一站式”运营支持。从机组人员培训、航材直接送上门,到帮着建维修体系、一起规划航线,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帮航司解决了后顾之忧。 印尼翎亚航空的运营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他们用C909飞的航线,平均客座率能到82%,每小时的运营成本比同级别支线客机低15%。 这种“性价比高+贴合本地需求”的路子,让C909在东南亚市场很快打开了局面。 现在除了翎亚航空,老挝航空、越南越捷航空这些东南亚航司也开始引进C909了,国产客机正慢慢打破欧美飞机制造商的垄断。 回头看C909的发展路,这架飞机里装着中国航空工业的梦想和汗水。从2016年开始商业运营到现在,C909已经交付了160架,安全飞了超160万小时,拉过的旅客超2400万人次。 从最早的ARJ21支线客机,到现在的C909,中国商飞只用了十年,就走完了西方制造商三十年才走完的路。 更让人骄傲的是,C909的国产化率已经超60%。像航电系统(飞机的“大脑”)、飞控系统(飞机的“神经”)这些核心部件,都实现了自主可控,不用再看别人脸色。 这次深圳到美娜多的航线开通,只是国产客机走国际化路线的一小步。 就在三个月前,国航的C909刚飞了呼和浩特到乌兰巴托的国际航线,完成了国产客机第一次“载旗飞行”——也就是带着中国国旗飞国际线,意义特别不一样。 在更远的非洲,埃塞俄比亚航空也开始评估要不要引进C909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国产客机正沿着“空中丝绸之路”飞向全世界。 随着C909在深圳机场的“首秀”成功,咱们有理由相信,以后会有更多“中国飞机”,载着中国的故事飞向五洲四海。
广州在与深圳竞争中是留了一手的,就是南沙这块风水宝地,当黄金湾区深圳东莞把土地发
【2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