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了,女儿嫌弃奶奶身上臭,要妈妈把奶奶送回老家去!”近日,宁夏,15岁的女儿

糖豆秘境 2025-10-08 20:45:53

“受教了,女儿嫌弃奶奶身上臭,要妈妈把奶奶送回老家去!”近日,宁夏,15岁的女儿在餐桌上的一句话,让妈妈开展了一番家庭教育。网友:三观很正的妈妈! 刷到网友转发的宁夏家庭故事时,最先打动我的不是妈妈有多“三观正”,而是后续那个小细节。 15岁的女儿每天放学回家,会先去奶奶房间收拾桌面,周末还陪着奶奶去买新衣服,奶奶穿上浅灰色外套的那天,拉着孙女的手笑了好久,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没人能想到,就在不久前,这对祖孙之间还隔着“嫌弃”。 事情发生在一个普通的晚餐时刻,一家四口围着餐桌吃饭,女儿吃到一半突然放下筷子,当着奶奶的面跟妈妈说,想让奶奶回乡下老家,理由很直接:觉得奶奶身上有味道,要是同学来家里玩,看到了会笑话自己。 这话刚落,饭桌上的空气瞬间就僵了。 妈妈手里的瓷碗没拿稳,轻轻磕在餐桌上,发出一声闷响。 她没当场发火,也没急着指责,只是放下碗筷,示意女儿坐到自己身边,脸上带着藏不住的惊讶,却还是压着情绪,慢慢开口跟女儿说话。 其实这种孩子嫌弃长辈的事儿,之前也听过不少。 河南有位网友分享,自家13岁的男孩总嫌爷爷动作慢,每次全家聚餐,男孩都故意坐得离爷爷最远,爷爷给他夹菜,他还会趁人不注意把菜挑到盘子边,说“爷爷的手抖,菜都脏了”。 这些孩子好像都忘了,那些被他们嫌弃的“不完美”,背后藏着长辈多少默默的付出。 就说宁夏这个家庭里的奶奶,从孙女刚满月就开始帮忙照顾,孙女小时候半夜发烧,是奶奶裹着厚棉袄抱着孩子往医院跑,一路上还得哄着哭闹的孩子,生怕耽误了治疗。 孙女挑食不爱吃蔬菜,奶奶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琢磨辅食,把菠菜、胡萝卜切碎了和肉末混在一起做小丸子,就为了让孩子能多吃点有营养的。 可随着奶奶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不如以前了。 膝盖常年疼,每天都要贴膏药,药味难免沾在衣服上。 加上手脚没以前灵活,收拾屋子、洗衣服要花比以前多一倍的时间,偶尔没及时换衣服,身上就有了女儿说的“味道”。 这些藏在日常里的辛苦,15岁的女儿没注意到,反而先说出了嫌弃的话。 妈妈没有直接批评女儿,而是跟女儿聊起了过去的事儿。 她拉着女儿的手说,女儿小时候经常尿裤子,那时候自己身上总带着一股尿味,可女儿从来没嫌过,还总喜欢黏在自己怀里,说“妈妈身上的味道最好闻”。 坐在旁边的爸爸也放下了筷子,接过话头跟女儿说,周末抽时间带奶奶去浴室好好洗个澡,再去商场给奶奶买件宽松舒服的新外套,顺便去社区医院给奶奶开点治膝盖疼的药,让奶奶能少受点罪。 女儿听着爸妈的话,头慢慢低了下去,手指抠着衣角。 过了一会儿,她抬起头,眼眶红红的,拿起筷子夹了块刚炖好的排骨,轻轻放进奶奶碗里,声音小小的却很清晰:“奶奶,对不起。” 但妈妈没让教育只停在“道歉”这一步,她跟女儿提了三个具体的要求。 第一个是让女儿第二天专门跟奶奶鞠个躬,看着奶奶的眼睛再认真道一次歉,不能随便应付。 第二个是让女儿端一盆温水,给奶奶洗手擦脸,还特意跟女儿说,奶奶手上那些粗糙的老茧,都是以前带她、做家务磨出来的。 后来妈妈把这件事随手发在了朋友圈,没想到收到了很多评论。 有人说这妈妈太会教育了,孩子有不对的想法时不打骂,而是用回忆和事实引导孩子明白道理。 也有人说现在不少孩子被家里宠着,习惯了接受付出,忘了尊重长辈,这样及时纠正的做法特别好。 再后来,这事儿被网友转到了社交平台上,越来越多人夸这家人的教育方式好。 其实仔细想想,宁夏这位妈妈赢的不是“会说教”,而是她懂得让孩子“看见”长辈的付出。 就像河南那个嫌爷爷慢的男孩,后来因为爷爷不小心摔了一跤住院,男孩去医院陪护时,看到爷爷手上的针管、床边的止痛药,还有爷爷疼得皱起的眉头,才明白爷爷不是故意走得慢,是身体不好。 从那以后就主动帮爷爷递水、陪爷爷说话,再也没嫌过爷爷。 这些孩子不是天生不懂尊重,只是需要有人帮他们把“长辈的辛苦”从“习以为常”里拎出来。 宁夏这位妈妈没疾言厉色,却用一顿饭的时间、一次聊天、三个具体的要求,让女儿明白:亲人身上的“味道”,不该是嫌弃的理由,该是心疼的起点。 这种把道理藏在行动里的教育,比任何大道理都来得实在。 那么到最后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502
糖豆秘境

糖豆秘境

糖豆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