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毛人凤下令处死朱君友。朱君友坦然赴死,却发现枪决他的2名特务,朝他频

浅笑对风吟 2025-10-09 15:45:17

1949年,毛人凤下令处死朱君友。朱君友坦然赴死,却发现枪决他的2名特务,朝他频繁摇头使眼色,示意他不要出声,朱君友立即心领神会。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9年深冬的成都,天空总是灰蒙蒙的。 街道上行人稀少,偶尔有军统特务的黑色轿车呼啸而过。 十二月的寒风卷起落叶,在空荡荡的街角打着旋儿。 这时,一个身着灰色长衫的年轻人正走在玉带桥上,他就是朱君友。 朱君友的衣着普通,但细看便能发现料子讲究,袖口处绣着精致的暗纹。 这是他从小养成的习惯。 即便投身革命,也难以完全抹去世家公子的痕迹。 他怀里揣着几本进步书刊,正要与地下联络员会面。 突然,两个戴礼帽的男子拦住了他的去路。 其中一人粗鲁地拽住他的衣袖。 朱君友心里一沉,但面色依然平静。 他清楚这些书刊若被查出意味着什么。 果然,特务翻出书刊后,立刻将他押往将军衙门监狱。 监狱里阴暗潮湿,石墙上凝结着水珠。 朱君友被单独关在一间狭小的牢房,唯一的光线来自高处一个小窗。 深夜,他能听到其他牢房传来的呻吟声,以及特务审讯时的呵斥。 审讯室里,他被绑在木架上,皮鞭抽打在身上火辣辣地疼,但他始终咬紧牙关,没有透露任何组织秘密。 与此同时,朱府内一片慌乱。 朱茂得知儿子被捕后,连夜召集家人商议。 这位平日里威严的商界巨擘,此刻显得苍老了许多。 他深知军统的手段,普通营救方法根本行不通。 经过多方打听,他得知女婿杨汇川的兄长杨夷甫与军统高层有旧,于是立即备下重礼前往求助。 杨夷甫虽在国民党内任职,但私下对时局早有看法。 他答应尽力周旋,但暗示此事需要巨额打点。 朱茂毫不犹豫地取出十根金条,用红布仔细包裹,交给杨夷甫。 这些金条是朱家祖辈积攒下来的,但此刻朱茂只想着救儿子性命。 就在朱茂四处奔走时,监狱里的情况愈发危急。 12月6日深夜,牢门突然被打开,特务念到朱君友的名字。 同牢房的难友们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纷纷向他投来诀别的目光。 朱君友平静地整理了一下衣衫,将仅有的几件物品留给了一位年长的难友。 就在他被押出监狱大门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押送的特务突然解开他手上的绳索,低声说:"快走!" 另一人则向远处使了个眼色。 朱君友来不及细想,趁着夜色向城外狂奔。 他躲进郊外一处亲戚家的阁楼,整日不敢出门,只能透过木板的缝隙观察外面的动静。 后来他才知道,就在他逃走的那个夜晚,其他31名政治犯被押往十二桥惨遭杀害。 这个消息让他悲痛欲绝,同时也为自己侥幸生还感到复杂难言。 那些牺牲的同志中,有他熟悉的战友,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他眼前。 成都解放后,朱君友才敢公开露面。 他第一时间去了十二桥烈士墓,在墓碑前久久伫立。 春风拂过新栽的松柏,也吹动他额前的白发。 他轻声对长眠地下的战友说:"你们未竟的事业,我会继续走下去。" 此后数十年,朱君友始终保持着低调务实的态度。 他很少向人提起那段惊心动魄的经历,但当有人问及时,他总是说:"我能活下来,不是因为有什么特别,只是因为我的父亲没有放弃我。" 晚年时,朱君友经常在自家小院里修剪花草。 阳光透过梧桐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他总会想起那个改变了他一生的冬天。 有时,他会拿出珍藏的旧照片,上面是那些牺牲战友年轻的面容。 他的手指轻轻抚过照片,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怀念。 这个故事不仅关乎个人的生死抉择,更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缩影。 它让我们看到,在历史的大潮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而正是这些选择,共同书写了历史的轨迹。 朱君友的经历,既是个人的幸运,也是那个特殊年代的见证。 如今,成都十二桥烈士墓已成为重要的革命纪念地。 每年清明,总有人前来献花缅怀。 而朱君友的故事,也随着时光流逝,成为这座城市记忆的一部分。 它提醒着人们,和平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 主要信源:(四川大学档案馆——川大校友朱君友:十二桥惨案的幸存者)

0 阅读:7220

评论列表

用户18xxx98

用户18xxx98

21
2025-10-09 20:14

组织救不了你 还是靠你父亲

红鲤鱼绿鲤鱼 回复 10-09 21:51
讲这种话,投身革命时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温格教授的助理

温格教授的助理

17
2025-10-09 20:24

任何年代,有钱,有时还真能救命🆘

神就是爱

神就是爱

13
2025-10-09 19:16

民族英雄!

晨风

晨风

7
2025-10-09 22:18

国民党反动派不亡党,就没有天理

猜你喜欢

浅笑对风吟

浅笑对风吟

关注我,一起看一看人间万千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