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一名知青因为一首歌被判处死刑,就在他做好死亡的准备时,审判员却突然宣

笑蓝说 2025-10-09 19:22:00

1970年,一名知青因为一首歌被判处死刑,就在他做好死亡的准备时,审判员却突然宣判:有期徒刑10年,这让他有些不敢相信!为什么他突然从死刑改成了有期徒刑10年?   2023年南京知青纪念馆开馆仪式上,77岁的任毅坐在观众席第一排,面前摆着那把1969年的旧吉他。 当馆内播放起《知青之歌》的原声录音时,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塑封的小本子,封面写着“1970.7.12”,这是他接到改判通知那天,偷偷在劳改农场小卖部买的笔记本,第一页记着“活着,唱完这首歌”。   1968年冬,江浦县知青点的茅草屋漏着风,22岁的任毅裹着棉被,在煤油灯下给家里写信。同屋知青唐又抱着把断了弦的吉他进来,说“咱们知青没首自己的歌,你文笔好,写写呗”。 任毅没应声,却在第二天出工路上,跟着田埂边的风声哼起了调子。晚上收工,他就着月光在烟盒纸上写歌词,“炊烟袅袅升起,思念飘向远方”刚落笔,就被冻得通红的手指蹭花了。   1969年春,《知青之歌》在周边知青点传开了。有次任毅去公社送信,听见小学教室传来歌声,凑过去看,是几个知青在教孩子唱。 他刚想进去纠正错词,就被公社干部喊走,说“县里领导听说你写了首好歌,让你再写几首”。那时候他还不知道,这首歌已经被人抄在日记本里,顺着知青探亲的路,传到了南京城里。   1970年1月,任毅在田里插秧时,被两个穿军装的人带走。审讯室里,桌上堆着十几份《知青之歌》的手抄本,有的加了“抱怨生活苦”的句子,有的甚至改了歌名。 审讯员拍着桌子问“这些反动内容是不是你加的”,任毅急得拍了桌子:“我写的是想家,不是反动!”可没人听他辩解,3月,他被关进死囚牢,每天只能透过小窗看天,听着远处的枪声数日子。   7月的一个雨天,看守突然把他叫到办公室,递来杯热水:“你的案子改了,十年。”任毅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是真的。 后来他才知道,许世友将军审阅案件时,看到他的卷宗,说“年轻人写首想家的歌,怎么就判死刑了”,硬是把判决改了。 去劳改农场的路上,他看着车窗外的稻田,偷偷在心里把《知青之歌》又唱了一遍,眼泪混着雨水流了满脸。   劳改农场的日子里,任毅每天要扛着锄头干十几个小时,晚上还要写思想汇报。他偷偷攒下别人扔掉的铅笔头,在废报纸上默写《知青之歌》的歌词,怕时间长了忘了调子。 有次被队长发现,报纸被没收了,他就晚上躺在床上,在心里一遍遍地记,连每个音符都不敢错。 1976年秋,有个知青偷偷告诉他“四人帮”倒台了,他那晚没睡着,盯着天花板,把歌词从头到尾默唱了几十遍。   1978年8月,任毅接到平反通知时,正在晒谷场翻谷子。他握着通知,手都在抖,眼泪滴在谷子上。出狱那天,母亲来接他,头发全白了,抱着他哭了半天。 回家后,他才知道妹妹在他坐牢时得了重病,没钱治,走了;以前跟他要好的姑娘,也早就嫁了人。 街道办后来给他在机械厂找了份工作,他每天上班路过曾经的知青点,都会停下来站一会儿,好像还能听见当年大家一起唱歌的声音。   1985年10月,任毅在报纸上看到许世友将军逝世的消息,当天就买了去河南新县的票。 在将军墓前,他鞠了三个躬,轻声唱了遍《知青之歌》,风吹过墓碑,像是在回应他的歌声。后来每年清明,他都会去看看,带上一束野花,再唱一遍歌。   现在,任毅还带着那把旧吉他。吉他弦换了好几次,琴身也补过,但他一直没舍得扔。 主要信源:(上观新闻——《知青之歌》,一支难以忘怀的歌)

0 阅读:1

猜你喜欢

笑蓝说

笑蓝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