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中山笔下到时代前沿:“猛进如潮”的海宁,如何掀起创业巨浪? 提及海宁,多

身边有良友 2025-10-10 08:30:06

从孙中山笔下到时代前沿:“猛进如潮”的海宁,如何掀起创业巨浪? 提及海宁,多数人先想到钱塘江大潮——那奔涌向前、势不可挡的壮阔,恰如刻在这座城市骨子里的精神图腾。可你知道吗?“猛进如潮”这四个字,并非单纯形容自然奇观,更是孙中山先生为海宁留下的精神注脚,如今正成为这座城市掀起创业巨浪的核心密码。 回溯百年,孙中山先生在考察海宁时,被当地民众敢闯敢试的劲头打动,挥笔写下“猛进如潮”。从此,这四个字便超越了文字本身,融入海宁人的血脉: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代代相传的行动指南。 拆解“猛进如潮”的内涵,每一层都藏着海宁人的奋斗基因。 它是敢为人先的闯劲:早年间,海宁皮革产业还困在“小作坊”模式时,当地企业家周建明便打破常规,率先引入现代化生产线和品牌化运营,把“海宁皮革”从区域特产做成全国知名的产业IP,让海宁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皮革之都”; 它是坚韧不拔的韧劲:曾经有一家海宁经编企业,遭遇原材料价格暴涨、海外订单骤减的双重打击,濒临倒闭。但团队没有放弃,转而深耕技术研发,自主研发出高弹性经编面料,最终打入国际高端市场,如今已是全球经编领域的“隐形冠军”; 它是开放包容的胸襟:海宁经济开发区里,既有深耕多年的本土企业,也有从上海、深圳引进的高新技术团队,甚至有来自德国、日本的研发中心。不同背景的创业者在这里共享资源、碰撞想法,形成了“来了就是海宁人”的产业生态; 它更是争立潮头的魄力:当半导体、新能源成为产业新风口时,海宁没有固守传统优势,而是果断投入数十亿建设新兴产业园区,引进芯片封装测试、光伏组件研发等高端项目,短短几年便在新赛道上占据一席之地。 从“皮革之都”到“经编名城”,再到如今的“新兴产业高地”,海宁的产业升级之路,正是“猛进如潮”精神的鲜活实践。过去,海宁皮革城年交易额突破百亿,带动数十万就业;现在,经编产业占据全国中高端市场份额的30%,产品出口全球50多个国家;未来,半导体、新能源等产业已储备20多个亿元级项目,正加速形成新的增长极。这份“从传统到新兴、从区域到全球”的跨越,便是“海宁奇迹”的核心底气。 你是土生土长的海宁人吗?或许你曾见证家门口的小作坊变成大企业;又或者,你身边也有像海宁创业者一样,带着“猛进如潮”的劲头突破困境的人?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让我们一起为这份“奔涌向前”的精神点赞,看看更多藏在时代浪潮里的奋斗力量!"身边有良友"

0 阅读:0
身边有良友

身边有良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