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默默地听着普京低声道歉   这位地保老人终于抽出时间对阿塞拜

天天纪闻 2025-10-10 17:05:02

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默默地听着普京低声道歉   这位地保老人终于抽出时间对阿塞拜疆航空公司坠毁的飞机表示“哀悼”,同时将责任归咎于……乌克兰。   普京承认俄罗斯防空系统参与了这场悲剧,但声称坠机事件是由于乌克兰无人机在空中飞行造成的。他表示,俄罗斯防空系统发射的两枚导弹“没有直接击中阿塞拜疆航空公司的飞机,而是在几米外爆炸”。   时隔近十个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25年10月9日塔吉克斯坦杜尚别的会谈中,终于首次公开承认俄罗斯防空系统参与了这场悲剧,但他同时将事件的诱因指向了乌克兰无人机。   普京表示,当时有三架乌克兰无人机侵入俄罗斯领空,俄防空系统为应对这一威胁发射了两枚导弹,虽然没有直接击中阿塞拜疆航空公司的飞机,却在距离数米外爆炸。   这番表态标志着俄方在事件发生后的立场转变,此前俄罗斯虽表达过哀悼,却始终未正式承认责任,也未提出赔偿方案,导致俄阿两国关系持续紧张,高层互动几近停滞。   从技术角度来看,即便导弹没有直接命中客机,数米外的爆炸依然能造成致命伤害,这就不得不提到防空导弹常用的近炸引信。   这种引信是一种智能化的发火装置,它能通过敏感装置感应目标周围的物理场变化,比如电磁场、压力场等,在判断达到最佳炸点时引爆战斗部。近炸引信配用于杀伤弹时,能大幅提高毁伤概率,其作用特点就是不接触目标便能起爆。   当导弹在客机附近爆炸时,产生的高速破片会形成密集的杀伤场,这些碎片足以击穿客机的机身蒙皮、损坏关键的航空电子设备,甚至击中引擎或燃油系统。   生还者所说的"碎片击中机体"正是这一原理的直接体现,航空安全数据显示,即使是微小的外来物撞击,都可能对高速飞行的客机造成结构性破坏,更不用说防空导弹爆炸产生的大量高能碎片了。   在事件的关键流程上,双方的说法存在一定分歧。普京提到,当时俄地面部门已向阿航机组提议在俄境内马哈奇卡拉市机场迫降,但机组决定返回始发地机场。   而阿塞拜疆方面则批评俄方未允许受创飞机进入其领空降落,错失了挽救生命的机会。这一争议点凸显了事故发生时应急处置的复杂性,客机在遭遇突发损坏后,选择合适的备降场至关重要,任何延误或沟通不畅都可能加剧灾难的后果。   目前尚不清楚机组做出返回始发地决定的具体原因,是基于当时的燃油状况、机体损伤评估,还是与地面塔台的沟通出现了问题,这些细节都有待进一步的调查核实。   普京在会谈中强调,俄罗斯将依法履行应尽义务,对事件作出客观评估,查明全部真相,并完成所有必要的赔偿程序,称这是俄罗斯作为负责任国家必须承担的道义与法律责任。   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对普京亲自推动调查进展表示感谢,并期待调查结果尽快公布。   事实上,在事故发生后,阿塞拜疆航空公司已先行向每名伤者赔偿20000马纳特(约12000美元),并向罹难者家属支付40000马纳特(约23000美元),所有生还者还根据阿塞拜疆法律获得了相应保险赔偿。   但俄方的赔偿方案和具体金额尚未披露,彻底完成失事事件的相关工作还需要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普京在阐述事件时,始终将乌克兰无人机的存在作为重要背景,这一表态带有明显的责任界定倾向。   然而,无论是否存在无人机干扰,防空系统对民航客机的识别和误判问题都是核心症结。   现代防空系统通常具备复杂的目标识别和敌我识别能力,如何在复杂的空中环境中准确区分军用目标和民用航空器,避免类似悲剧重演,是俄罗斯乃至全球防空体系都需要深刻反思的问题。   国际民航组织也应当介入调查,依据国际法和航空安全标准,对事件进行全面、公正的评估,给遇难者家属和国际社会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这场悲剧不仅给众多家庭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痛,也对俄阿两国关系造成了冲击。   尽管普京在会谈中称阿塞拜疆为"可靠的伙伴",并透露两国正持续深化在安全与防务领域的协作,试图修复双边关系,但38条逝去的生命时刻提醒着人们,真相和责任的厘清才是关系修复的基石。   无论是导弹爆炸的具体技术参数,还是当时防空系统的操作流程,抑或是地面指挥与机组的沟通细节,都需要通过透明、独立的调查一一还原。   只有将事件的来龙去脉彻底查清,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妥善做好赔偿和安抚工作,才能告慰逝者,也才能让公众对航空安全重拾信心。   毕竟,在生命安全面前,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推卸责任的借口,确保每一架民航客机的安全飞行,是所有国家和地区共同的责任与义务。

0 阅读:93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