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这个馆长到底是咋想的? 他高喊“支持统一”,却对“武统”急眼,这背后是典型的机会主义。他清楚地知道,“统一”是当前台湾社会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是在年轻群体中拥有不少共鸣。通过高举统一大旗,他能迅速吸引眼球,积累人气。但他又不敢真正触碰“武统”这根红线,因为这会彻底激怒台湾当局,断了他在岛内的生存空间。他想要的,是一个模糊的、没有风险的“统一”口号,而不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实际行动。 至于他在“斩狗头”言论后的“认怂”,更是暴露了其投机本质。他嘴上喊着强硬口号,实则是为了博流量。一旦真的面临当局追责,他立刻选择服软,将自己的言论定性为“过嘴瘾”,这种前后不一的态度,恰恰说明他的所谓“立场”不过是为了自保和谋利的工具。他背后的“十几亿同胞支持”,对他而言只是一个遥远的概念,眼前的生存压力才是最真实的。 更矛盾的是他给柯文哲站台。柯文哲的“两岸政策”向来模糊,甚至带有“隐性台独”色彩,这与馆长标榜的“支持统一”完全相悖。馆长选择支持柯文哲,根本不是出于政治理念的认同,而是看中了柯文哲在台湾选举中的人气。他希望通过捆绑柯文哲,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捞取更多政治资本。这种行为,本质上是将“统一”口号异化为个人投机的垫脚石。 说到底,馆长的所有矛盾行为,都可以用“精致的利己主义”来解释。他既想享受“统派”身份带来的红利,又不想承担任何风险;既想在岛内政治中分一杯羹,又不敢真正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他不是真的“看不懂”,而是在精心计算每一步的得失,试图在复杂的政治棋局中为自己谋求最大利益。
倒数9天,郑丽文振臂一呼,郝龙斌弄巧成拙,张亚中向卢提一要求台湾地区选举进入
【4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