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斤月饼,365颗蛋黄,没印一个广告。 全红婵爸爸掏了两万块,不是为了卖货,也不是为了上热搜,就是想谢谢那三十多个帮家里盖房的工人。 没人想到,这事儿能火成这样。 八十五岁的爷爷切饼,笑得嘴都合不拢。 饼上写着“学业有成”,是给刚上大学的孙女,也是给每一个低头干活的人。 有人出价二十万,想在饼上打广告。 他摇头说:“感恩不能变买卖。 ” 后来,他没停。 新房盖好了,摆了八桌饭,酒是村口超市买的,没一家企业来贴logo。 村口立了牌子,直播博主来了,志愿者劝走。 湛江的非遗名录里,多了一项“巨型感恩饼”。 十几个师傅跟着做,全都是零广告、零商业,总价值超过二十八万。 没人说他们傻。 全红婵没回家。 她在暨南大学上课、训练,国庆只休了一天。 中秋夜,她在体育馆里,隔着屏幕对村里的孩子说:“饼要吃完,吃完记得写作业。 ” 她没靠流量赚钱,也没让家人被围观。 她爸又在果园贴了张招工启事:招二十个长期工,月薪五千五,交五险,年底分红。 末尾还写了一句:“不接商业合作,不代言。 ” 有人问,这样能赚到钱吗? 他没答。 但全村人都知道,他家的路,越走越宽。 不是因为冠军女儿,是因为他从没把人情当生意。 钱可以慢慢赚,但人和人之间的那点真心,一旦贴上价签,就再也买不回来了。 现在,没人再去打卡了。 大家开始学着,怎么安静地尊重。
我一个同学是开大超市的,今年中秋节光月饼就进货5万多块钱,我说你就不能少进一点吗
【51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