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安倍晋三之后,日本首相都“坐不稳”? 自从安倍晋三在2020年卸任之后,日

下雨天的男人 2025-10-12 18:00:32

为什么安倍晋三之后,日本首相都“坐不稳”? 自从安倍晋三在2020年卸任之后,日本首相几乎成了“短工岗位”—— 菅义伟干了一年,岸田文雄执政后人气暴跌,主动提出不寻求连任,接手的石破茂就是个来背锅过渡的,也不过干了一年,就被迫辞职。 安倍不仅是个人强势,更重要的是,他背后有一整套稳固的政治网络—— 包括自民党最大派系“清和会”、右翼媒体、商界财团、以及保守基层组织。 他能在党内“压得住场”,让不同派系暂时妥协。 但他一走,这个平衡就被打破。 派系纷争重新抬头,首相成了“夹在派阀之间的调停人”,而非真正的决策者。 日本首相的选拔机制决定了他们缺乏稳定性。 首相不是民众直接选举,而是党内投票产生。 一旦支持率跌、选举输、丑闻爆,党内马上就会有人举刀。 换句话说,日本政治是“派阀政治+民调政治”, 一旦失去两者的支持—— 不管你是谁,都得“自动下线”。 安倍时代还能靠“安倍经济学”撑一阵, 但现在日本经济陷入“三重困境”:通胀上升、工资停滞、人口老龄化。 不论谁上台,都得面对这些烫手山芋。 财政没空间、外交受限、社会焦虑,首相想加分都难。 做不好挨骂、做得太激进又被骂—— 政权更替反而成了一种“降压阀”。 安倍能长期执政,是因为他塑造了一个强势叙事: “让日本重新成为强国”。 但他之后的首相,没有人能提出同样有号召力的政治故事。 今天的日本首相,像是在安倍留下的阴影里行走: 既继承他的路线,又被他的遗产束缚。 政治内耗、社会不信任、国际压力叠加—— 让每一任首相都成了“过渡角色”,没人能再撑起一个时代。

0 阅读:35

猜你喜欢

下雨天的男人

下雨天的男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