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师范、农业有985,医学却没有?宇宙强校协和医学院不是985也不是211! 211是1995年开始的,当时的想法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 各部委都有名额分配,教育部学校最多,铁道部、邮电部、卫生部也都有份额。 卫生部当时有11所直属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湖南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西安医科大学、山东医科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还有协和。 第一批医学类211评选的时候,规则很简单粗暴。 三个直辖市各给一个名额,北京给了北医,上海给了上医,后来天津医科大学也进了。 第四军医大学和第二军医大学因为特殊也早早入选。 华西在四川,西部大开发需要标杆,给华西一个211很合理。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后来也通过了211评审,但还没来得及正式宣布就被上海交大合并。 这一轮下来,协和就被落下了。 为啥北京的名额给了北医而不是协和?这里面有个关键原因,就是办学规模。 211评选有个硬性指标,要看学校的综合实力,包括学科门类、在校生人数、科研项目。 协和走的是精英路线,八年制一年才招几十个人,研究生规模也不大。 北医呢,本科、硕士、博士各层次都有,学生人数是协和的好几倍。 协和的体制太特殊,协和不光是个医学院,底下管着一堆研究所。 2000年前后,全国掀起了高校合并的浪潮,医学院首当其冲。 不是没人想要协和,北大想要,清华也想要,但协和就是不松口。 协和医学院的学生在2002年之前一直是在北医读预科的。 头两年半在北医,学基础课,后面才回协和本部。 招生也是北医代招,这种合作模式持续了几十年。 但2000年北大合并了北京医科大学之后,情况就变了。 北医并入北大,成了北大医学部,协和的学生再去北大读预科就尴尬了。所以协和跟北大的合作就终止了。 2002年,清华和协和开始合作,协和的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纳入清华统一招生,协和研究生院也挂了清华的牌子。 但只是合作,不是合并。协和依然是独立的,清华只是帮忙招生和联合培养。 协和是卫生部唯一的亲儿子,要是没了,卫生部在高等医学教育领域就彻底失去话语权。 而且协和不光是个医学院,还顶着医科院的牌子,底下管着全国最顶尖的医学研究资源。并入其他大学,那不是自降身价吗? 协和的老教授们普遍认为,宁可不要211、985的帽子,也要保持协和的独立性。 北京协和医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医学圣地探秘 医学生必去之地
作为985东南大学的王牌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一直是东南大学的骄傲。一起先来东南大学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