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蒙古国那边确实不好过,各种消息看下来,一个字:难。难在哪?156万平方公里的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13 16:22:48

最近蒙古国那边确实不好过,各种消息看下来,一个字:难。难在哪?1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比法国、德国、西班牙加起来还大,地下埋着数不清的铜矿、煤矿、稀土,按理说守着这金山银山,日子不该差。可问题是,这些宝贝疙瘩运不出去。 蒙古国这处境真是应了那句 “守着金饭碗要饭”,156 万平方公里的地盘下埋着的宝贝能把人眼馋哭,稀土储量 3100 万吨稳居世界第二,煤炭更是堆出了 3000 亿吨的家底,光一个塔旺陶拉盖煤矿就有 81 亿吨储量,比那林苏海特的 16.7 亿吨还多出好几倍,更别提 4580 万吨铜矿和 3000 吨金矿了。 按人均算更夸张,人均稀土两吨,是咱们国家人均的六倍多,人均煤炭 8300 吨,相当于每个蒙古人守着一座小型煤山,可这些宝贝就是变不成真金白银,全卡在 “运出去” 这一步上。 根子上就是那要命的内陆国身份,没有一寸海岸线,所有矿产要出口都得看中国和俄罗斯的脸色,相当于家门钥匙攥在别人手里。 现在主要靠的是蒙古纵贯铁路,这条 1955 年就通车的铁路承担了全国 80% 的货运,可它是单线宽轨,跟中国的准轨不一样,火车到二连浩特口岸必须换转向架,每节车厢抬起来换轮子再加上海关检查,动辄就得耗上几小时。 更要命的是这条铁路年货运能力才 620 万吨,就算全年无休连轴转,连塔旺陶拉盖煤矿零头都运不完。 公路运输更像是凑数的,甘其毛都口岸算是中蒙最忙的公路口岸了,2024 年拼尽全力才运了 4092.2 万吨煤炭,还得靠 AGV 无人车帮忙才创下纪录。 就这还是 “明星口岸”,换别的口岸更惨,扎门乌德口岸去年人工装卸一个集装箱要 4 小时,旺季货车能排 20 公里长队,活生生把煤炭堆成了 “露天仓库”。 更讽刺的是运输成本,塔旺陶拉盖煤矿离边境才 250 公里,公路运到中国每吨要 32 美元,而印尼的煤炭漂过南海到中国,海运成本才 8 到 10 美元,等于蒙古国的矿产还没出门就先亏了一大截。 更头疼的是通道建设还被自己人绊腿,塔旺陶拉盖到边境的铁路规划了 20 年,煤矿到蒙古边境的路段 2022 年就修好了,可最后连接中国的 8 公里硬是拖到 2025 年才开工,就因为公路运输的利益集团不愿意,毕竟铁路一通,靠拉煤吃饭的卡车公司和司机就得失业。 这就好比家里有金条却被自家锁匠焊死了保险柜,急得跳脚还没法开锁。 通关效率更是雪上加霜,2023 年矿产经陆路口岸进中国平均要 48 小时,赶上审核严的时候,货车能排 10 公里长队。蒙古海关还在用人工查验,筛查效率不到中国的三分之一,走私漏洞还特别大,15% 的煤炭和羊绒靠非正规渠道出去,本该进国库的钱全流进了私囊。 更别提他们的运输硬件有多落后,60% 的跨境货车用了 10 年以上,油耗比中国车高得多,坏了修起来要等 72 小时,等于宝贝运着运着就 “趴窝” 在路上。 这么一折腾,再好的家底也扛不住,2024 年蒙古国对华煤炭出口才 8400 万吨,还不如印尼上半年的出口量零头。 要知道矿产出口是蒙古国的经济命脉,可就因为运不出去,就算人均矿产储量全球拔尖,GDP 在 2023 年也才刚过 200 亿美元,老百姓日子自然好不了。 明明地下埋着数万亿美元的矿产,却因为这运输的 “肠梗阻”,只能眼睁睁看着金山银山变不成过日子的钱,这难题真是比挖黄河泥沙还让人挠头。

0 阅读:32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