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俄罗斯正式宣布了 10月13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警告,美国向乌克兰供应“战斧”巡航导弹“可能让所有人遭殃,尤其是特朗普本人”。 “战斧”划过红线,俄罗斯的愤怒绝非空谈 克里姆林宫的反应快得惊人。特朗普12日刚放话,13日莫斯科的回击就砸了过来。佩斯科夫在简报会上冷着脸强调,操作“战斧”离不开美国专家,这等于直接把华盛顿拽进了火线。俄罗斯眼里,这早已超越常规武器援助,成了“准核武器”挑衅。 导弹的参数让人脊背发凉。2500公里射程像一把抵住俄罗斯咽喉的尖刀,从乌克兰东部发射,连莫斯科的 Kremlin 塔尖都在瞄准镜里晃动。更可怕的是它的“双面性”:核常兼备的版本在雷达上如同双胞胎,留给俄罗斯判断的时间只有刹那。梅德韦杰夫逼问:“我们该如何回应?”这问题背后是核阴影下颤抖的欧洲。 特朗普的赌博,把自己押上了牌桌 “可能给,也可能不给”——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的摇摆,暴露了他战略的撕裂。他一边喊着“结束冲突”,一边亲手递出更锋利的刀。普京早前就戳破关键:没有美军深度参与,乌军根本玩不转“战斧”。这步棋若落地,俄美关系将“彻底破裂”,白宫想甩锅?莫斯科偏把他的手按在发射钮上。 美国的盟友体系也在这里裂开缝隙。日本刚让“鸟海号”试射战斧,北约内部对援乌的争吵从未停止。若真触发俄方“遇袭即核反击”的条款,欧洲哪个基地能躲过报复?特朗普赌的是普京的克制,赌注却是全球安全。 “战斧”背后,一场更危险的游戏 俄乌战场早已变质。从ATACMS到“风暴之影”,再到今天的“战斧”,每一步升级都在挤压外交空间。美国智库报告指出,俄军部分核设施已转入“特殊战备状态”。这不是恐吓,是实实在在的战略部署。 乌克兰成了大国角力的试验场。一枚“战斧”单价200万美元,但政治代价无法用金钱衡量。俄方明牌警告:打击发射平台时,不会区分华盛顿和基辅。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的幽灵,正穿着新衣游荡——这次角色对调,核按钮的阴影却从未散去。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乌克兰割不割地,其实对于俄罗斯来说,已经无所谓了。眼下乌东四州的实际控制权早已落
【9评论】【6点赞】
用户10xxx56
我只看戏!
用户10xxx88
这红地毯越编越大
用户18xxx52
朝军都出动了好几万,乌克兰可以在战场上消灭了他们同样出现在乌克兰战场上的美国俄罗斯同样有权消灭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