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宣布了! 10月13日,埃隆·马斯克官宣了其巨硬(MACROHARD)项目的最新进展,项目名称被巨大地喷涂在孟菲斯的Colossus II超级计算集群屋顶上,他甚至宣称字体大到从太空都能看到。 这哪是晒项目进展,分明是把 “挑事” 俩字贴在科技圈脑门上。要知道前一天,微软刚偷偷给 Office 的 AI 功能加了新料,想把用户攥得更紧,结果马斯克直接把 “挑战者” 的招牌钉在了对方家门口,连掩饰都懒得掩饰。 光看 “巨硬” 这名字,就满是火药味。微软叫 Microsoft,他就来个 MACROHARD;人家带 “微”,他偏要带 “巨”,连 “软” 和 “硬” 都对着干。 这可不是一时兴起的赌气 ,早在 2023 年,微软断了 GPT 给特斯拉的技术支持,马斯克当时没吭声,转头就搞了 xAI,现在 “巨硬” 一登场,算是把憋了两年的劲全撒出来了。 要说,这俩人的梁子早结下了。比尔・盖茨之前偷偷买了 5 亿美元特斯拉的空头股票,盼着特斯拉跌,被马斯克抓着怼“你嘴上说关心气候变化,背地里盼我翻车” 现在 “巨硬” 直接冲着微软的饭碗来,这场架,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客气。 马斯克给 “巨硬” 画的饼,听着就唬人“除了不造实体玩意儿,啥都能干” 这话听着虚,实则藏着狠招 — 用 AI 把传统软件开发 “一锅端”。他的逻辑特简单:微软本身不造电脑、不造手机,就靠卖软件吃饭,那它的 Excel、Word,凭啥不能用 AI 仿出来。 现在这想法已经成真了。xAI 的 Grok 4 模型,养出了几百个 “AI 打工人”:有的专写代码,敲键盘比程序员快 10 倍;有的管设计,用户说一句 “要清爽点”,立马能出三个版本;还有的盯测试,找 bug 比人工还准。 就拿微软的 Excel 来说,人类团队开发一个新功能,从调研到上线得半年,“巨硬” 的 AI 组队干,72 小时就能搞出个替代品。更狠的是,AI 还能 “随叫随改”— 用户说 “想要自动算个税”,它十分钟就能加完功能,根本不用等更新。 硅谷的分析师早看透了,马斯克这是要搞 “免费杀招”。毕竟全 AI 团队不用发工资、不用交社保,成本几乎砍半,到时候 “巨硬” 的软件一免费,微软 Office 365 一个月几十美元的订阅费,谁还愿意交?这简直是冲着微软的 “现金牛” 捅刀子。 能这么横,全靠背后的 “算力怪兽” 撑着。Colossus II 里塞了 20 万个英伟达 GPU,还计划加到 100 万个,相当于把 20 万个高端游戏显卡堆在一起干活。 妙的是,马斯克把特斯拉的储能电池搬来了 —168 个 Megapacks 连在一起,不仅电费省了 40%,还不怕停电,算力稳得一批。 最绝的是 “数据粮仓”。特斯拉的几百万辆车,每天跑在路上能攒几千万条自动驾驶数据:哪里有坑、哪里堵车、雨天刹车要多远,这些真实场景的信息,直接喂给 Grok 模型。所以 “巨硬” 的 AI 写工业软件时,比谁都懂现实里的坑在哪,不像别的 AI,只会纸上谈兵。 这边马斯克打得热闹,微软那边早慌了。纳德拉连夜把高管们叫到办公室,会议开了三天,有人提议赶紧降价,有人说要告 “巨硬” 侵权,但微软的大公司病摆那 ,层级多、流程慢,等他们定好对策,“巨硬” 说不定都推出三个版本了。 现在 “巨硬” 的商标申请,已经覆盖了语音生成、游戏设计、图像处理,摆明了要全方位围堵。但风险也藏在暗处:微软要是拿 “专利侵权” 告上门,“巨硬” 就得陷进官司里;而且 AI 写的代码到底算谁的,至今没个明确说法,这都是随时可能爆的雷。 可马斯克从来就不是怕风险的人。当年搞电动车,有人说他会破产;搞火箭回收,有人说他是疯子,结果现在特斯拉成了电动车龙头,SpaceX 把火箭成本砍了一半。这次他押上的不只是 xAI,还有 SpaceX 的 20 亿投资、特斯拉的资源,这盘棋下得比谁都大。
在中美芯片竞争这事上,日本人瞅见个挺有趣的情况:美国一门心思拿高端芯片要和中国比
【2评论】【3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