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出稀土核弹,荷兰跳出来,明抢中国海外资产,开了危险先例 全球科技竞赛已经卷到了高温区,谁拿资源,谁就坐庄。2025年一开年,中国商务部放了个大招,第61号公告直接管住了稀土出口的阀门。 这下,全球科技圈子炸开了锅。稀土,说白了就是高科技的“味精”,没有它,光刻机、军用设备、芯片产业,统统要卡壳。 这波操作不仅仅是中美之间的较量,更是全球贸易规则的一次大洗牌。西方动作快得像被踩了尾巴,荷兰直接跳出来,给中国海外资产来了个“明抢”,这波操作让人看傻眼。 中国这次放大招,动真格。第61号公告不只是卡原材料,还连带着技术、设备、工艺一锅端,不管你在哪个国家,只要用到中国稀土技术,都得乖乖报备。 这下全球90%高纯稀土产能的优势彻底打出来了。你要造阿斯麦的EUV光刻机?没中国稀土,抱歉,直接下线。 美国F-35战机一架要用掉417公斤稀土,这数字听着就让人后背发凉。中国从“资源大户”转型成“规则裁判”,跟美国当年封锁中国芯片的套路如出一辙,只不过这次轮到中国出牌。 政策一出,西方的供应链神经立马紧绷,毕竟吃过芯片卡脖子亏,现在又来个稀土核弹,谁都不能淡定。 荷兰的反应只能说“够狠”。2025年10月,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直接对中国企业安世半导体下手,冻结全球30多个主体的资产和专利,连中方高管的管理权也一起暂停。 阿姆斯特丹法院跟进,把99%的股权强制托管,闻泰科技的创始人也被请出局。这波操作,荷兰摆明了要把安世半导体变成自己的“人质”,嘴上说是国家安全,实际就是给美国递刀子。 安世半导体2024年营收147亿元,在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分量十足。 荷兰这一招,既是和美国抱团,也想借机多敲中国一笔筹码。可惜,所谓“安全威胁”始终拿不出真凭实据,只剩下单边打劫的味道。 荷兰这把火点起来,外资在全球投资的信心也凉了半截。用一句话说,这就是开了个“坏头”。以前大家都讲规则,最起码表面上还装着信任。 现在,荷兰带头“明抢”,以后别人跟着学怎么办?今天冻结中国资产,明天是不是就能对别国企业也来一手? 这已经踩到国际社会公认的私人财产保护底线。半导体行业本来就风声鹤唳,美国想花280亿美元重建供应链,最后还得用中国的技术。加拿大也想搞稀土自给,试了半天全是“东施效颦”,还是绕不开中国的“独门绝技”。 这下全球科技合作变成了“互相提防”,谁还敢随便把核心资产、技术往外投?新能源、芯片、智能制造这些新兴领域,本来需要全球配合,现在风声鹤唳,大家都怕哪天自家饭碗被人端走。 中企海外资产安全亮起红灯,很多合作项目只能停在纸面上。其实,历史上也不是没见过类似的剧情,上世纪日本企业被美国强行拆分,现在欧洲来了一次“翻版”。 只不过这次,被带节奏的是中国,谁都明白,荷兰这波操作一旦成了惯例,全球贸易的风险就会直线上升。 中国面对这场风暴,既不能硬怼,也不能装没看见。法律和技术创新是护身符,毕竟,只有自己更硬气,别人才能收敛点。 现在的局势,未来一到三个月特别关键。闻泰科技的法律反击,最终能不能定下行业规则的基调,大家都在看。 这就说明了单边行动迟早要反噬自己,合作才是长久之路。谁都不想看到全球产业链变成一地鸡毛,保持理性,才有出路。 参考资料:荷兰政府以莫须有的“国家安全”为由,冻结安世半导体全球运营,闻泰科技刚刚发文:强烈抗议,谴责“夺权”外籍高管 2025-10-12 20:52·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打出稀土核弹,荷兰跳出来,明抢中国海外资产,开了危险先例 全球科技竞赛已经
飞天史说
2025-10-14 10:44:35
0
阅读:808
老陈
必须对荷兰对等反制。
用户69xxx35
普通民众先抵制荷兰奶粉和乳制品,花卉,家用农产品。其它的比如医疗器械,工程机械,光刻机就不是普通大众的事了。
用户14xxx44
必须反击,制裁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