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以色列正式宣布了! 10月15日,以色列政府干了件特别让人窝火的事

老安聊事 2025-10-15 11:27:21

快讯!快讯! 以色列正式宣布了! 10月15日,以色列政府干了件特别让人窝火的事:停火协议刚生效一天,载着救援物资的卡车才刚到加沙,转头就跟联合国说,从当地时间15日起每天进加沙的援助卡车,要减到之前说好的一半 大家想想,加沙现在是什么情况?断水断粮快一个月了,医院里连给孩子做手术的麻药都快没了,老百姓攥着空水桶在救济点排几个小时的队,就盼着这些卡车能带来点活下去的希望。停火协议签的时候,多少人盯着新闻掉眼泪?觉得总算能喘口气,总算能给废墟里的孩子送点奶粉,给受伤的人递点药品。结果呢?才一天,承诺就打了五折。这不是把人刚燃起的希望,又硬生生按回泥里吗? 有人可能会说,是不是物资运输出了什么问题?比如路线不安全,或者仓库周转不开?但联合国那边早就把流程捋顺了,之前说好的卡车数量,是算着加沙每天最基本的需求定的——多少人要喝水,多少病人要用药,多少家庭要吃的,都是一笔笔算出来的“救命数”。现在突然砍半,没有任何站得住脚的理由,更像是单方面撕毁了一半的承诺。要知道,停火协议不是一张废纸,是双方对着国际社会签下的责任,更是加沙两百多万老百姓活下去的指望。这种“说了不算”的操作,伤的不只是救援进度,更是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 再往深了想,这种出尔反尔的行为,对整个地区的和平进程都是个打击。本来停火就是为了给谈判留余地,为了让老百姓看到和平的可能。现在救援物资被砍半,加沙的局势只会更紧张——老百姓的不满会累积,双方的对立情绪会加剧,说不定哪天又会因为一点小事擦枪走火。到时候,之前为停火付出的努力,可能就全白费了。国际社会一直在呼吁“人道主义优先”,可现在看来,有些国家嘴上说着关注民生,行动上却在给救援“拖后腿”,这种双重标准,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更让人揪心的是加沙的普通民众。他们没做错任何事,却要承受战争带来的苦难,好不容易等来了停火和救援,结果又被泼了一盆冷水。那些等着奶粉的婴儿,等着药品的老人,等着干净水的家庭,他们的希望不该被这样轻易辜负。人道主义不是口号,不是谈判桌上的筹码,而是实实在在的生命保障。如果连最基本的救援物资都要被削减,那所谓的“停火”,又有什么意义呢?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92

猜你喜欢

老安聊事

老安聊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