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贴心了!”湖北武汉,一社区给居民每户分配20平方菜地。没想到,每年才收100元,还打了水井。居民: 自己种菜吃的放心,过程也很开心。网友: 建议全国推广。 据该社区居民朱女士称,菜地是他们社区居委会分配的,每家每户20个平方的共享菜园,每年100块钱。而且居委会还给他们打了水井,这样方便他们给菜浇水。 对此朱女士觉得这样的菜地不仅让他们吃上了自己种菜,而且自己种的菜,吃得也放心点,同时这种菜还是一个享受过程。 像是他们这里的菜地,有些人在下班后就会过来,大家一起种地、聊天,菜地处处欢声笑语,真得也是热闹,而且难得放松。 社区给每户分配菜地这个方式让网友们都称赞。 有网友说: 这才是该全国推广的项目,自己享受到了种菜的乐趣,还增进了邻里关系。 也有网友说: 羡慕了,我家住七楼,就在阳台搞泡沫箱,夏天种两棵黄瓜。冬天种大蒜和葱,却忙的不亦乐乎…… 还有网友说: 我都不敢想,有这样一个小菜园,要是有,我天天没事去我的小菜园里拔点菜,我得多开心。 不得不说,这个社区给居民分配菜地的方式是真不错,比绿化好多了,尤其像有些家里有老人的,既能让老人有点事做,还能吃上自己种的菜。即使年轻人在下班后,种种菜,也能享受到种菜的乐趣,同时还能让孩子知道菜是怎么从地里长出来的。 另外就是居民自己耕种,可以从源头把控,不施化肥农药,真正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零距离信任。 而这份“吃得放心”是花多少钱都难买到的安心。 还有就是有这样一块菜地,也是精神上的富足,因为对于久居都市的人来说,像是播种、浇水、收获的过程,是一个很好的压力释放和身心放松,这不仅仅是一种劳动,更是一种接地气的生活方式,让居民在钢筋水泥中找到了与土地连接的“小确幸”。 而从社区治理方面来说,该社区将边角地、闲置地巧妙转化为“宝藏菜园”,以极低的成本实现了公共空间的高效、温情利用。 并且菜地成为了新的社交空间,居民们在劳作中交流种菜经验,互换收获成果,打破了现代社区的“邻里冷漠”,重建了和睦的邻里关系,从而增强了社区凝聚力。 最后,这看似不起眼的20平米菜地是在城市中巧妙地植入了田园元素,为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提供了一个“慢下来”的出口,而种下的不仅是蔬菜,更是健康、快乐与和谐。 它用最小的成本,办成了让社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双提升的实事,同时也是推动城乡生活方式美好融合的一次有益尝试。 (来源: 安徽视讯)
湖北武汉“男子发信息向领导请假7天”陪患癌的父亲做手术后见领导没有回复又给领导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