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印度突然宣布了! 10月15日,印度又对我们中国的产品出手了,这次瞄准的是中国台湾地区和沙特阿拉伯的正丁醇。 先得说清楚,这事儿看着是针对两个地方,本质上还是印度对华贸易限制的老套路,而且逻辑里藏着不少矛盾。10月15日当天,印度商工部正式公告,应本土企业申请,对中国台湾和沙特的正丁醇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的海关编码都标得清清楚楚,倾销调查期覆盖了整整一年,损害调查期更是拉到了四年之久。 很多人可能不懂正丁醇是啥,这东西可不是普通小商品,是化工领域的"万能中间体"。油漆涂料要靠它调黏度,塑料橡胶要它做增塑剂,甚至医药和化妆品里都有它的影子。中国台湾地区一直是全球正丁醇的重要供应方,技术成熟且价格稳定,印度突然出手,明眼人都能看出门道。这根本不是简单的贸易保护,而是印度"管控式竞争"战略的又一体现——嘴上说着不脱钩,行动上却总想用行政手段把中国产品挡在门外。 更值得吐槽的是印度这套操作的双重标准。就在2025年3月,他们还放出风说要放宽对华经贸限制,取消部分关税、恢复直航,一副要改善关系的样子。结果刚过半年就翻脸,对着正丁醇下手,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实在让企业没法安心合作。而且印度自己的化工产业基础薄弱,正丁醇这类产品高度依赖进口,2024年上半年光是化学品进口就花了269亿美元,现在主动给进口加门槛,纯属给自己找麻烦。 印度这么干,早就不是第一次了。从数据就能看出,1995年到2024年底,全球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救济案件里,印度以395起排在第一,占比近16%,其中一半都集中在莫迪政府上台后的十年里。化工行业更是重灾区,钛白粉、聚氯乙烯、异丙醇这些产品,挨个被印度发起过调查,2024年他们发起的30起对华贸易救济案里,一半都是化工品。 最有意思的是,印度一边打压中国产品,一边又离不开中国供应链。2024年上半年,印度从中国进口总额涨至501亿美元,贸易逆差更是扩大到416亿美元,中国至今还是他们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就拿之前被加征反倾销税的钛白粉来说,中国货源占印度进口总量的65%,即便加了税,印度企业还是得买,最后只能自己承担成本上涨的压力,下游的涂料、塑料企业跟着遭殃。这次的正丁醇恐怕也是一个结局,调查期内供应紧张,印度市场价格肯定会涨,最后买单的还是他们自己的企业。 这种短视的做法,最终只会反噬印度自己。中国企业早就有了应对经验,钛白粉被限制后,不少企业转攻"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反而打开了新销路。正丁醇的情况也类似,中国台湾的生产商完全可以把货卖到东南亚、欧洲这些市场,损失的反而是印度本土企业的选择权。而且印度这种反复无常的贸易政策,只会让其他国家的企业望而却步,毕竟没人愿意和一个政策说变就变的伙伴合作。 印度总想着靠贸易保护来扶持本土产业,可"印度制造"不是靠挡着别人的产品就能做起来的。真正的竞争力来自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而不是关起门来搞垄断。2024年他们对中国化学品进口额已经下降了12.6%,长期下去只会让本土企业失去竞争压力,技术进步更慢。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印度俄油进口 印度反倾销税 印度报复性关税 中企印度 印度商品关税 印度出口限制 印度对华出口
快讯!快讯! 印度突然宣布了! 10月15日,印度又对我们中国的产品出手了,这次
铁血坚定
2025-10-15 16:54:3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