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重拳反制后,美国贸易代表当着全球对华喊出一句话,整个西方倒吸一口凉气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将我方的此轮反制称为“贸易战的重大升级”,他在接受美媒向全球直播的采访时公开喊话,称东大“展现出对全球高科技供应链拥有否决权,而西方世界不能让其掌握这套规则”。 美媒CNBC报道,这番话让整个西方“倒吸一口凉气”,因为意味着在美方的评估中,东大已经拥有了能够左右全球高科技供应链的绝对硬实力。这是史无前例的评价。 早在上世纪 70 年代,咱们还得低价卖稀土原矿,再花几十倍价钱买外国的提纯产品。 后来徐光宪院士带着团队钻研,发明了串级萃取技术,把镨钕这些 “孪生兄弟” 似的稀土元素分离开,纯度做到 99.99%,还把原本一百多天的实验缩短到一周。 这套技术推广开后,国外那些垄断企业要么减产要么倒闭,咱们才算真正把稀土的主动权攥在手里。 现在更厉害,咱们能把稀土提纯到 99.9999% 的 “6N 纯度”,相当于一亿粒沙子里挑不出一粒杂质,全球也就中国能规模化做到这个精度。 光有资源和技术还不够,咱们早就把从挖矿到造零件的全链条打通了。北方稀土在包头的工厂,年处理稀土能力超 30 万吨,比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大厂加起来还多十倍不止;中国稀土集团整合了南方的重稀土资源,光它一家就掌控国内 70% 的稀土生产。 下游更不用说,全球 85% 的钕铁硼永磁体都是中国造,特斯拉每台电机要用 2.5 公斤这种磁体,试过日本的太贵、欧洲的不耐热,最后还得找中国供货。 美国自己的芒廷帕斯矿,挖出来的精矿 60% 都得运到中国加工,因为他们本土分离能力连咱们的零头都不到,回收率才 60%,咱们能做到 99.5%。 西方不是没试过摆脱依赖,可现实给了他们狠狠一击。 美国 MP Materials 喊着要建全产业链,折腾好几年,至今也就只能搞点轻稀土,重稀土分离产能影子都没有;澳大利亚 Lynas 的分离厂就算 2026 年扩产,产能也才 3 万吨,连中国一个中型工厂都比不上。 欧盟更尴尬,97.8% 的稀土依赖中国,要是断了供,2030 年碳中和目标直接泡汤。去年咱们加强重稀土出口管制,氧化镝对美出口只剩 180 公斤,美国军工企业立马慌了。 F-35 的生产进度都受了影响,因为找不到能替代的磁材。有次传言说要暂停对美出口,全球稀土价格直接涨了 25%,这就是中国话语权的直接体现。 最可笑的是西方的双标。美国之前搞芯片制裁,把上千家中国企业列入黑名单,连子公司都不放过,他们说是 “维护供应链安全”;现在咱们依法管控自家的重稀土,就成了 “贸易战升级”。 他们忘了,咱们的管制不是蛮干,是有底线的 —— 医疗、救灾这些人道主义用途都能豁免,而且早把规则说清楚了,含中国稀土超 0.1% 的产品要许可证,这明明是按规矩办事。 反观他们,美国给盟友留 60 天缓冲期,对中国企业却 “斩立决”,这才是真的不讲理。 格里尔说 “不能让中国掌握规则”,这话暴露了西方的霸权心态 —— 他们习惯了自己说了算,见不得别人凭实力制定规则。可事实是,这 99% 的话语权不是抢来的,是一代代科学家熬出来的,是无数企业干出来的。 徐光宪院士当年一周工作 80 小时,靠 “摇漏斗” 搞实验;现在的企业一边搞绿色开采,污水零排放,一边研发新技术,用晶界渗透技术减少 30% 稀土用量。 咱们从来没想过垄断,只是不想再像过去那样 “守着金饭碗讨饭”,不想让核心产业被别人卡脖子。 现在西方凑了 33 国想施压,可没用。特斯拉上海工厂因为缺稀土磁铁被迫减产,Model 3 交付周期从 3 周到 2 个月;三星求着恢复稀土供货,ASML 哭着要卖光刻机,所谓的 “联盟” 早离心离德了。 标普算过,要是中国放缓审批,美国四大产业明年得多花 290 亿美元,GDP 得降 0.3%。这就是硬实力的分量 —— 不是靠嘴喊,是靠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扎实积累。 所以说,格里尔的喊话与其说是警告,不如说是认输。西方 “倒吸一口凉气”,不过是终于看清了现实:中国在重稀土领域的优势,不是短期能撼动的。 这 99% 的占比,是技术的胜利,是产业的胜利,更是中国守住发展主动权的底气。咱们从来没想过用稀土 “卡脖子”,但谁要是想卡咱们的脖子,咱们也有足够的实力回击。 西方要是真懂 “规则”,就该明白,21 世纪的竞争靠的是实力,不是霸权 —— 这才是中国给全球供应链定下的最实在的规则。
含有美国技术的光刻机不许卖给中国,含有中国稀土的光刻机就不许卖给美国!中
【14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