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此方,能处理好气血关系,既补又降又敛,让病机自然化解!
保元清降汤是张锡纯医案中著名的方剂之一,用于治疗吐血、衄血的证型。
张锡纯指出,这类病人往往下元虚损,中气衰弱,冲气、胃气因虚而上逆。脉象弦而硬急,看起来似乎很有力,但实际上是虚里夹实,很容易被误判。如果误认为实热而用寒凉药止血,表面上血可能止了,但血分被寒凝,将来容易出现瘀血或劳瘵。
方中主要有野台参、生赭石、芡实、山药、白芍、牛蒡子和甘草等药。张锡纯强调,野台参补中气,让脾胃运化功能增强;生赭石镇冲降逆,使上逆的胃气安定下来;芡实、山药健脾固肾,帮助中气稳固;白芍收敛调和血分,牛蒡子顺气止呕,甘草调和诸药,保证方剂协调而不冲突。整体思路就是“补而能降,降而不伤”,让气血自然安稳。
张锡纯在医案中记载,友人毛仙阁曾遇到一位少年,吐血反复不愈。前医虽一度治好,但又复发。仙阁诊脉发现弦而有力,认定是冲胃之气因虚上逆引起,于是在吐血方中重用半夏和赭石降逆,同时用白芍、牡蛎收敛冲泻热,再加人参补中气,使中气充足为诸药提供依托。第一次服药血就止住了,再服脉也恢复平和。其他医者都觉得奇怪,仙阁解释,这是下元虚损导致冲气上逆,脉象看似有力,实则非实热。
张锡纯强调,如果误把这种脉象当作实热去用苦寒药凉血,表面血虽止,但血分被寒凝,容易留下瘀血或日后劳瘵。
这方中用赭石、半夏镇冲气,又用白芍、牡蛎收敛固血,让冲逆得到安抚,血得以守住,不会再上逆。治疗的关键不是直接止血,而是先安中气,让血随气而稳,这正体现了张锡纯“气安而血自安”的治疗理念。
在张锡纯的观点中,“血为气之配,气为血之主”。保元清降汤的妙处就在于处理好气血关系,既补又降又收敛,让病机自然化解。
人参在方中起到大力补气作用,为其他药提供依托,降者顺,敛者固,整个方剂形成稳固体系。血自安,吐血自然停止,这体现了张锡纯对气血关系的深刻理解。
在具体操作上,仙阁遵循张锡纯的医案思路,重用半夏和赭石降逆,白芍和牡蛎收敛固血,人参补中托底,做到“补而不滞,降而不伤”。这一方法让少年病情迅速得到控制,其他在场医者看到疗效都非常佩服,认为这种方法闻所未闻,却符合中医理法。
保元清降汤在张锡纯医案中展示了独特的治疗逻辑:先稳冲气、降逆,再固血收敛,最后补中气辅助诸药,使吐血问题从根源得到控制,同时恢复脏腑气血功能。气血平衡、脉象安和,病情自然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