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注意注意!广东一周新增3181例,深圳81例!“湿热刺客”正悄悄出没,家有老人小孩的速看! 刚刷到广东省卫健委最新通报: 过去一周,全省累计报告法定传染病3181例,其中深圳81例! 数字一出,微信群瞬间炸锅:“是不是又有新病毒?”“是不是要封城了?” 别慌!我连夜扒完数据、采访了广州疾控李主任,真相是—— 这波不是新冠,也不是鼠疫,而是每年夏天准时来“打卡”的——登革热! 而且,这次来势汹汹,病例数比去年同期上涨43%! 广州、佛山、东莞多地已出现本地传播,深圳的81例中,超过一半是社区感染,说明——蚊子已经开始“带毒上岗”了! --- 🚨登革热是什么?真有那么可怕? 简单说,它就是一种被蚊子叮了之后会“高烧+骨头碎裂式疼痛”的急性传染病。 患者王叔亲述:“那天我在小区凉亭下棋,腿上被咬了几个包,没在意。三天后突然发高烧到40℃,眼睛像针扎,全身关节痛得连床都起不来,医生一查——登革热阳性。” 另一位妈妈更崩溃:“我女儿才6岁,发烧呕吐,小腿肌肉疼得直哭,问她哪里痛,她说‘妈妈,我的腿好像断了’。” 这不是夸张,登革热俗称“断骨热”,疼起来真能让人满地打滚。 更吓人的是:目前没有特效药,也没有疫苗,全靠身体硬扛。严重者会发展成“重症登革热”,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 🦟 病毒从哪来?答案就两个字:蚊子! 准确说是——白纹伊蚊(就是那种黑白条纹、白天偷袭的“花脚蚊”)。 它们不挑人,专挑你疏忽的时候下手: ✅晨练时露的手腕 ✅ 傍晚遛狗时露出的脚踝 ✅ 阳台上一盆积水的绿植托盘 而这些,都是它们的“幼儿园”和“加油站”! 李主任警告:“现在广东高温+多雨,湿热交加,正是蚊子繁殖的黄金期。一个雌蚊一生能产卵上千颗,7天就能孵化出新一代‘带毒刺客’!” --- ✅ 关键时刻,这5件事一定要做! 1. 清积水,断源头! → 花盆托盘、废弃瓶罐、旧轮胎、空调滴水盒……统统倒掉!每周至少清理一次。 → 水生植物换水频率提高到每3天一次,别让蚊子在家“开育儿所”。 2. 穿浅色长袖,喷驱蚊液! →尤其清晨6-9点、傍晚5-7点,少去草丛、绿化带。 →孩子用含避蚊胺(DEET)或派卡瑞丁的驱蚊产品,安全有效。 3. 装纱窗、点蚊香,睡觉别裸奔! →别以为天热就不关门,一只蚊子=一颗定时炸弹! 4. 一旦发烧+骨痛+皮疹,立即就医! →典型症状三连:突发高热(39-40℃)+眼眶痛+全身关节肌肉剧痛+皮疹。 →去医院务必告诉医生:“我怀疑登革热!” 5. 全家动员,社区防控! →发现周边有积水没人管?拍照上报街道或城管! → 别觉得“事不关己”,一户积水,整栋遭殃! --- ❌千万别做这3件事! 🚫 别等“有蚊子”才行动——那时已经晚了! 🚫别用花露水当驱蚊主力——浓度不够,效果短,别抱侥幸心理! 🚫别发烧乱吃布洛芬——登革热患者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引发大出血!必须遵医嘱! --- 📌最后提醒: 登革热不会人传人,但你家的积水,就是邻居的威胁。 这个夏天,防的不是远在天边的疫情,而是藏在你阳台角落里的那碗死水。 转发给家人朋友: 清一次积水,胜过十次消杀;早一天预防,少一场灾难。 咱们不求当英雄,只求—— 让那只“花脚蚊”,无处可藏,无血可叮!深圳蚊虫消杀
广东连州,53岁饭店老板见来店里吃饭的女子年轻漂亮,便与她互加了微信,这正中女子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