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彻底火了, 不仅香港,连人民日报都点赞! 74岁香港老人长途跋涉两百多天,居

名城探寻 2025-10-17 09:57:06

这下彻底火了, 不仅香港,连人民日报都点赞! 74岁香港老人长途跋涉两百多天,居然是为了重走长征路! 这位老人名叫郑镇炎,是一位资深媒体人,一辈子与文字和真相打交道,让他对历史有着比常人更深的执念。重走长征路不是一时兴起,种子早在1972年就已在他心里埋下。 那时他在香港求学,偶然读到《红星照耀中国》,书中红军穿越绝境的故事让他彻夜难眠,那种对信仰的坚守深深烙印在他脑海里。后来又读《两个人的长征》,埋藏的种子开始萌芽,他暗下决心,总有一天要亲自踏上那条充满传奇的道路。 2019年退休,忙碌半生的他终于有了完整时间,筹备工作就此启动,从路线规划到体能训练,每一步都做得扎实。 2024年10月17日,郑镇炎从江西于都出发,这是当年红军长征的起点。74岁的年纪,身体早已不如年轻时硬朗,他却给自己定下规矩,每天坚持走25到30公里。 有人问他累不累,他总说比起当年的红军,这点苦算什么。体重掉了六七公斤,脚上的水泡起了又消,他从没打过退堂鼓,背包上的红旗始终飘得整齐。 沿途的经历,成了他最珍贵的收获。在贵州安顺弄染村,这个当年红军与布依族首领签订“弄染结盟”的地方,景区陈经理见他挂着红旗,主动上前攀谈。得知他从香港来,特意带他参观展览馆,去陆瑞光烈士墓前祭拜,还留他吃饭。 这份热情让他动容,原本计划匆匆离开的他特意休整一天,日记里写着“与他们的交流是难得的学习机会,真切体会到祖国对香港同胞的关怀”。 走到海拔4212米的夹金山,望着眼前的盘山公路,他想起史料里红军身着单衣踏雪行军的记载。 对比当下衣食无忧的条件,他忍不住感慨,这片土地的每一寸都浸着先烈的热血。冒雨翻越六盘山时,大雾笼罩山顶,他站在红军小道上吟诵《清平乐·六盘山》,“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字句里满是敬意。 这条路上,他从没遇到过冷漠的人,得知他的来意,村民们主动邀他喝茶,塞给他水果干粮,在宁夏固原,年轻人马健夫妻专程等候,陪他走访单家集革命旧址。 到2025年10月15日,他已经走了246天,行程5957公里,穿过赣粤湘桂等八个省区,距离终点陕西吴起县只剩150公里。 两位朋友特意赶到甘肃环县,准备陪他走完最后一段路。每天写日记、拍照片,他把所见所闻分享给香港的亲友,只想让更多同胞知道,没有红军当年的牺牲,就没有今天的发展。 人民日报的点赞,不止是敬他的毅力,更是敬这份跨越山河的信仰认同。在快节奏的时代,一位七旬老人愿意用近一年时间徒步,用脚步丈量历史,本身就是对长征精神最生动的诠释。 他的脚步连接起香港与内地的记忆,让长征精神在新时代有了更鲜活的传递。 这场徒步是地理的穿越,更是与历史的对话。九十年前红军用信念铸就奇迹,九十年后香港老人用坚持延续火种。这种精神从不会因时光流逝而褪色,只会在代代相传中愈发坚定。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37

评论列表

A级软能量

A级软能量

2
2025-10-17 16:00

三年前去拜山祭祖,小雨不停间有大中雨,侄儿感冒了[捂脸哭],我对侄子说难吗?也不难,想想长征,万里长征,缺衣少粮又没药,敌人前堵后追,你这体质如果长征,肯定在路上就被淘汰了[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

猜你喜欢

名城探寻

名城探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