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黄岩岛附近可不太平。 菲律宾的飞机和船连续三天在那儿转悠,原因很简单:他们发现黄岩岛的潟湖里外,突然多出了一些浮标和钢筋材料,这阵势,任谁看了心里都得打个鼓,这会不会是填海造岛的前奏? 对方一动,咱们也没闲着,海军的直-9直升机、空军的苏-35战机,配合着军舰和海警船,迅速出动,该驱离的驱离,该警示的警示,行动干净利落。 但这还只是前菜,紧接着,真正让局势明朗起来的大动作来了,中方直接向全球发了航行警告,白纸黑字地宣布:我们要在黄岩岛附近搞军事活动了,这片海空,暂时“禁止驶入”。 以前的对峙,像是“你进我退”的推搡,而这次中方的回应,相当于直接划下了一道清晰的“管控区”, 你不是想来试探吗?那好,我现在明白告诉你,这里我要用了,请你离开,这既避免了直接冲撞可能引发的意外,又极其强硬地宣示了主权和控制权,原先还有点热闹的马尼拉方面,声音果然小了不少。 回过头看,中方这波应对,可以说是软硬兼施,步步为营。 面对菲方三天的连续动作,我们没有在第一天就立刻把“王炸”甩出去,而是先派出海空力量进行对等驱离,这既展示了保卫主权的决心,也留出了观察和缓冲的时间,体现了战略耐心。 后来的航行警告,是这盘棋里的关键一手,它没有大张旗鼓地宣扬“填岛”,而是通过宣布“军事活动”这种更常规、也更无可指摘的形式,合法合规地实现了对相关海域的实质管控,这一下,就把博弈的主动权牢牢抓在了自己手里。 更重要的是,整个行动计算精准,效果显著, 从海警在前沿应对,到军方力量作为后盾,再到通过国际通告完成法理上的闭环,这是一套成熟的组合拳,它传递出的信号远超事件本身:中国在南海维护主权的意志坚定不移,而且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和工具来做到这一点,不会落入别人设定的节奏里。 说到底,南海的博弈从来不是简单的比谁嗓门大、谁船舰多,它更像一盘复杂的围棋,讲究的是策略、时机和落子的分量,黄岩岛的这次风波,正是这种博弈思维的生动体现,既有力挽狂澜的决心,也有纵横捭阖的智慧。 黄岩岛这事,给我的感觉是,咱们在南海问题上越来越“会玩”了,以前可能更侧重于口头抗议或被动反应,但现在,我们更擅长主动设置议题,用一套“组合拳”来掌控局面。 这套“组合拳”妙在哪呢?它既有硬实力做后盾(军机军舰),又懂得运用国际规则(发布航行警告),既展示了肌肉(军事活动),又避免了直接冲突(没有发生碰撞或交火),这是一种“巧实力”的运用,说明我们在大国博弈中越来越成熟。 另外,我注意到一个细节:中方在回应中,始终强调的是“军事活动”而非“填海造岛”。 这其实留出了很大的战略模糊空间,一方面,这足以对菲方形成强大的威慑,另一方面,也没有把话说死,为后续行动保留了灵活性,这种“说一半,留一半”的外交艺术,非常高明。 从更广的视角看,黄岩岛风波也反映了南海争端的新常态: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可能性很低,但这种“灰色地带”的试探与反制会持续不断,谁能更好地运用法律、舆论、外交和军事等多种手段,谁就能在这场长期博弈中占据主动。 对中国来说,未来的挑战不在于能否赢得一城一池,而在于能否塑造一个于我有利的、稳定的南海秩序,黄岩岛的这次应对,无疑是一次成功的演练,它告诉我们,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上,既要有“亮剑”的勇气,更要有“执子”的智慧。
这几天,黄岩岛附近可不太平。 菲律宾的飞机和船连续三天在那儿转悠,原因很简单
物规硬核
2025-10-17 11:45:48
0
阅读:296
用户15xxx90
相信国家的智慧!我们终于等到这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