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出台最严厉制裁,11家中国实体进入名单,中方誓言回击 当地时间15日,英国政府宣布实施迄今为止最严厉的制裁,以所谓支持“普京发动俄乌战争”为由,制裁全球90家实体,包括俄罗斯的石油公司、44艘运输俄油的油轮,以及数家购买俄油的中国企业,和4个中国的石油港口。 咱先来看看这份制裁名单的干货,英国人手笔不小,瞄准了全球90个目标,里面既有俄罗斯的石油巨头和五十多艘运油的船,也没放过阿联酋、土耳其、印度好几个国家的企业,但最扎眼的还是那11家中国公司。 这些中国企业大致分两类:一类是搞能源基础设施的,比如山东那几个港口运营商、处理天然气的北海液化天然气公司,还有山东裕龙石化这样的炼化企业;另一类则是几家科技公司,像深圳的佳利丰科技、香港的易准科技、宏芯微科技这些。 英国人给出的理由是它们“支持俄罗斯能源实体”或者“向俄军事工业提供关键物项”,但翻来覆去,也拿不出什么像样的真凭实据,全凭一张嘴在说。这种套路咱们可不陌生,说白了就是长臂管辖的老毛病又犯了,想用政治手段来干扰中国企业正常的生意往来。 中国这边的反应那是相当迅速且强硬,制裁消息一出,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第一时间就站出来表态,用词一点不客气,直接点明英方这套是“没有国际法依据的单边主义行径”,损害了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中方坚决反对,而且已经向英方提出了严正交涉。 紧接着第二天,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记者会上再次把立场说得清清楚楚,强调中方一贯反对这种不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中俄企业之间的正常交往合作不该被干扰,并且放话会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自家的正当合法权益。 尤其值得玩味的是,中方还特意驳斥了英方另一起关于网络攻击的指控,称之为“污蔑抹黑”,要求英方停止这种政治操弄。这一系列动作下来,传递的信号再明确不过:你想玩“甩锅推责”和“诬蔑抹黑”这套,我们绝不接招,也绝不惯着。 如果你觉得英国这次制裁只是个孤立事件,那可就太小看背后的连环套了。往前捎带几个月,就在今年9月12日,英国已经制裁过3家中国实体。再把视线放远点,美国在9月份把23家中国公司塞进了实体清单,日本同期也跟着凑热闹,对6家中国企业实施了出口限制。 这么一串起来看,脉络就清晰了,英国不过是跟着大哥步伐,在西方对华围堵的大剧本里演好自己的角色而已。特别是美国一直在鼓动七国集团国家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英国这次出手,很难说没有向美国递投名状的意味。它自己脱欧之后在国际舞台上有点找不着北,急需通过这种强硬姿态来刷存在感,显示自己还是“全球英国”。 那么,英国这么折腾,真的能伤到中国吗?坦白讲,这种制裁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效果。它确实会给涉及的中国企业带来一些麻烦,比如资产可能会被冻结,某些金融往来会受影响。但想靠这点手段就掐断中俄之间正常的经贸往来,或者阻挡中国发展的脚步,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反而,英国这种随意挥舞制裁大棒的行为,会让人严重怀疑它一直吹嘘的公开、公平的营商环境到底还靠不靠谱。国际投资者都会心里打鼓,今天你能这么对付中国企业,明天会不会轮到我?这种不确定性对英国自己吸引投资、复苏经济可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中方话说得很明白,“任何损害中方利益的行径都将遭到坚决回击”。中国手里能用的反制工具多的是,从贸易到投资,英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也有庞大的利益。要是英国一意孤行,不排除中方会采取对等措施,到时候英国企业就得跟着承受损失了,最终搞成个双输的局面。 说到底,这场制裁风波再次暴露了当前国际关系中那种令人无奈的矛盾现实。有些国家就是既想享受和中国做生意带来的经济红利,又放不下意识形态的偏见和霸权逻辑,总想着找机会打压你。但中国的态度一直很稳定且明确:谈合作,我们大门敞开;耍横玩制裁,我们也绝对陪到底。 中英关系何去何从,这个选择题的球现在踢到了英国脚下。是继续跟着别人节奏搞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政治表演,还是回归务实理性,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真正推动两国关系稳定向前,就看英国能不能想明白了。
英国最近在对华制裁这事上,真是闹笑话了!前几天还豪情万丈挥着制裁大棒,说要带
【14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