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宫正式宣布了 2025年10月17日,据外媒报道,美国白宫在汽车厂商的密集游说后,正准备放宽其关税政策,美国商务部计划将一项允许汽车制造商减少进口零部件关税的安排延长五年,此举被视为汽车行业取得的一次重要胜利。 美国车企的游说力量再次显现了威力。在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长达数月的积极游说下,白宫最终选择了让步。这项原定两年后到期的关税减免安排,现在有望延长五年,允许汽车制造商继续减少进口零部件的关税支出。 资本市场对这项政策立刻给出了积极反应。消息一出,通用汽车盘后股价一度猛涨超过3.8%,福特和斯特兰蒂斯的股价也跟着水涨船高。投资者心里清楚,这项政策直接关系到美国汽车制造商的利润表现。 美国车企面临的成本压力确实不小。特朗普政府对进口整车、零部件以及钢铁、铝材等原材料征收的关税,让美国汽车制造商背上了沉重的成本负担。福特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曾直言,考虑到日本较低的人工和汇率成本,《美日贸易协定》使丰田等日本竞争对手相比美国车型获得了每辆车数千美元的成本优势。 这项关税减免政策的核心是抵扣机制。根据原有安排,在美国生产和销售整车的制造商,可以申请抵扣部分进口零部件25%的关税,额度最高可达美国制造汽车价值的3.75%。这个抵扣比例原本计划一年后降至约2.5%,并在第二年完全取消,现在五年的延期给了车企宝贵的喘息空间。 看似矛盾的政策背后,暴露了美国贸易保护的现实困境。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边是对汽车制造商网开一面,另一边却是对其他国家产品的严厉打压。这种选择性减免凸显了美国贸易政策的双重标准——当关税真正伤及自家企业时,不得不低头妥协。 这场关税博弈揭示了美国产业政策的根本矛盾。特朗普政府一方面高举贸易保护主义大旗,四处征收高额关税;另一方面,当这些关税反噬到本国核心产业时,又不得不开闸放水。这种左右手互博的局面,恰恰说明了在全球化产业链深度交织的今天,单边保护主义政策往往难以奏效。 五年的延长期限,给了汽车制造商暂时的喘息空间,但并未解决美国制造业面临的深层挑战。美国汽车业既要应对全球竞争,又要适应国内政策的反复变化,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不确定性。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无视中方警告,荷兰联合30国打算来硬的:加一块对中国施压才有力事情闹大了。荷
【210评论】【13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