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技狂人 马斯克突然宣布了! 10月16日,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宣称,他坚信“星舰”飞船必将把人类送上火星,但真正的目标远不止于此,而是要运送超过10万人和100万吨物资,在火星建立不依赖地球补给的自给自足文明。 这话听着够燃,但低头看看现实里的坎儿,每个都透着冰冷的问号。10月13号——也就马斯克发声前3天,星舰第11次试飞才总算实现“完整飞回来”的突破,往前数的十次试飞,不是半空爆炸就是着陆解体,哪怕最接近成功的那次,最后也落了个部分损毁的结局。这位“特技狂人”嘴里的“必将”,背后全是一次次炸出来、拆出来的经验堆成的。 先不提10万人到了火星要怎么过日子,单说那100万吨物资就够头疼。星舰在一次性使用模式下设计近地轨道运力250吨,可回收模式下当前目标运力约50吨(V1版本),规划的V2版本目标为100吨,按当前可回收模式下约50吨的运力算,单是运送这些物资就需要至少2万次发射,还没算上燃料加注所需的额外发射。 马斯克自己也松了口,之前说2026年送飞船去火星,现在看可能性早没了,最新时间表把无人任务推到2028年,载人飞行更是要等2030年。 更要命的是在轨加注燃料的技术,这可是火星任务的关键坎儿,根据NASA相关信息,SpaceX完成一次火星任务的燃料储备,可能需要超过40次发射进行在轨加油,可这技术至今没真正啃下来。 火星哪是地球的后花园啊,那地方简直是“生存炼狱”。大气压力还不到地球的1%,平均温度能低到零下63℃,宇宙辐射更是地球表面的100倍往上。 连国际空间站都得靠地球源源不断送补给才能转,火星基地要想不依赖地球,就得建“闭环生态系统”——就是自己产氧、产粮、处理废物。 可当年那个号称“生物圈2号”的封闭生态实验(1991年美国在亚利桑那州开展),最后不也因为氧气下降、物种灭绝失败了吗?在火星搞这套,难度只会更大。 还有返程燃料,得用火星本地资源生产,一艘星舰返程需要1000吨推进剂,这一数据仅基于萨巴蒂尔反应合成甲烷的理论计算,且火星原位资源利用(ISRU)技术尚未经过实际验证,能产出这规模燃料的工业设施,现在还只在图纸上画着。 有人说马斯克手里有“筷子夹火箭”“助推器空中悬停”这些黑科技,这话没假。300吨重的助推器能在空中稳稳刹停3秒,这技术搁全世界确实没第二个能做到。可技术炫技跟真刀真枪殖民火星,完全是两码事。 现在往火星送1公斤物资就得花1万美元,马斯克想降到10美元,这得把效率提1万倍——这难度可不是一星半点。真要建殖民地,还得砸5000亿到1万亿美元,这钱比不少国家全年的GDP都多。 咱也不能否认,星舰第11次试飞成功,确实让人类离火星近了一小步。但从“把人送上去”到“让人住下来”,差的不只是几次技术突破,而是一整套文明体系的重建——吃的、住的、用的、防护的,一样都不能少。 马斯克这股敢想敢干的劲儿值得佩服,但佩服归佩服,咱得保持清醒:火星文明从来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建起来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马斯克终于摊牌,彻底撕破美国的遮羞布!他说:“我只想要一个可以安全居住,不被袭击
【4评论】【6点赞】
哄哄
吹牛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