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把“堤丰”和“战斧”导弹系统推到菲律宾和日本,号称要“锁死”第一岛链。 2025年9月,美国又把堤丰系统首次送到日本,放在岩国海军陆战队航空站,作为坚定之龙联合演习的内容。这次部署涉及美日部队共同操作,系统包括四个发射器和移动指挥中心,能快速组装发射战斧和SM-6导弹。 岩国基地位于本州西南,属于第一岛链的关键节点,从那里发射的导弹能覆盖东中国海和中国东部沿海。日本防卫省支持这个行动,说是为了提升联合威慑力,针对区域不稳定因素。 美军高层表示,这不是永久驻扎,只是演习需要,但展示了系统在亚洲的潜力。战斧导弹射程约1600公里,SM-6则用于空中和海上拦截,组合起来形成多层打击能力。 美国陆军的多域任务部队负责操作,他们强调系统的路基机动性,能用C-17飞机快速空运,避免固定目标被轻易摧毁。 这次在日本的亮相,跟菲律宾的部署连起来,强化了整个岛链的火力网。第一岛链策略是美国长期对华政策的延续,1951年就提出来了,当时是为了遏制苏联和中国,现在复活是为了应对中国海军的扩张。 日本本身也在推进自己的导弹能力,计划改装驱逐舰携带战斧,预计2026年就能实战化。东京的举动是回应周边压力,特别是朝鲜的导弹测试和中国在东海的活动。这让美日同盟更紧密了,但也让中国不爽。 中国媒体分析说,这种部署把导弹放到家门口,等于是战略挑衅。美国则辩称,这是盟友间的正常合作,不针对任何国家。总之,这步棋让第一岛链从纸上概念变成了实打实的军事前沿,大家得关注后续影响。 中国对美国在菲律宾和日本部署堤丰的反应很强烈,从外交到军事层面都表达了不满。2024年菲律宾部署后,中国外交部就批评这是冷战思维的延续,会破坏亚太和平稳定,要求立即撤出。 到了2025年日本部署,中国又重申立场,敦促美日尽快移除系统,说这增加区域军备竞赛风险。中国军方专家指出,堤丰能打击中国东部沿海目标,威胁本土安全,这不符合互信原则。 作为回应,中国加强了南海和东海的巡航活动,用海军舰艇和飞机展示存在感。同时,中国推进自己的导弹技术,比如东风系列的反舰导弹,射程和精度都在提升,以对冲外部压力。 第一岛链在中国看来是围堵链条,从日本到菲律宾的基地链,限制了人民解放军海军的蓝水远航。中国战略家强调,要突破这个链条,就得发展远洋能力,包括航母群和潜艇部队。 近年来,中国海军下水了多艘驱逐舰和航母,扩展了在太平洋的活动范围。美国部署堤丰后,中国可能加速反导系统的升级。中国还通过外交渠道拉拢周边国家,避免岛链完全封闭。
美方要求“休战”两天后,终于等到中方答复,一句话让白宫彻底破防川普政府提出“
【190评论】【15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