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严控人造钻石出口,俄专家长出了一口气:他们总算醒悟了!近期,俄罗斯经济学家安东尼娜·列瓦申科在评论中方管制人造钻石出口时称,“中方正在利用自己作为人造钻石主要供应国的地位,这事为了更好地控制全球高科技制造业供应链,例如美国计算机芯片的供应链。” 说起中方这个人造钻石出口管制,得从2025年10月9日说起。那天,中国商务部发了公告,从11月8日起,对特定人工钻石产品实施出口许可制度,包括微粉、单晶、线锯和砂轮等六类物品。这不是小事,因为中国在全球人造钻石产能上占了大头,河南和湖北的企业加起来产量占世界近60%。这些材料主要用在工业上,尤其是半导体散热,导热性能比铜高五倍,还能和硅基材料贴合不干扰信号。 美国芯片厂离不开这东西,英特尔和高通的高端生产线,要是缺了,运转不起来。数据显示,美国2023年进口的人工钻石粉末,77%直接从中国来,剩下的23%里一半还是转手货。基本上,美国芯片散热的材料,八成靠中国供应。这次管制一出,市场价马上涨了两成,高纯度每公斤到120美元,还得排队等审批。普通工业用途能批,但要是超算或军用芯片,就没门了。 俄专家安东尼娜·列瓦申科在评论这个事时,说中方利用自己作为主要供应国的地位,来控制全球高科技制造业供应链,特别是美国计算机芯片的链条。她觉得这步棋走得对,因为之前美国总在卡中国。2022年8月,美国出了芯片与科学法案,给本土企业补贴,但对华出口高端芯片设限。2023年,又拉日本和荷兰封锁光刻机,不让进中国,目的就是把中国半导体锁在中低端。 以前中国总是被动应对,禁啥设备就砸钱研发,限制啥技术就换供应链。但现在不一样了,你卡我的设备,我就卡你原材料,这才是对等博弈。列瓦申科长出一口气,说他们总算醒悟了,不再被动挨打。美国想绕路难,彭博社分析两条路:找印度或欧洲合作,或自己建产能,全是死胡同。印度产能只占全球3%,纯度达不到99.999%,杂质多会导致芯片散热不均,直接报废。欧洲产能不足5%,英国ElementSix的核心基地还在安徽,靠中国技术支撑。转移产能至少三五年,花上百亿美元,还得训工人,半导体技术18个月一迭代,等建好就落后了。 自己建产能更不靠谱,美国芯片产业协会报告说,他们制造成本比亚洲高44%,材料供应链割裂占三成原因。现在管制一紧,全球产业链得调整,但中方尺度可松可紧,既不让链条断,又逼美国在芯片政策上让步。这招有先例,像稀土,以前卖得便宜,后来管制出口,就掌握主动。现在人造钻石就是下一个稀土,更关键,因为高端芯片是高科技心脏。 列瓦申科看明白,这不是简单贸易反制,是中国用供应优势,重定全球高科技供应链规则。从制造大国到规则制定者,谁用关键材料,就得按规矩来。有人觉得太强硬,但想想美国把光刻机门焊死,中国攥紧材料也正常。这不是卡脖子,是拿回话语权。克鲁格曼说过,全球化幻觉是觉得供应链无形,现在全世界看清,谁控材料谁有底气。美国喊芯片独立,但散热钻石粉靠中国,这独立成吗? 中方严控人造钻石出口,就是醒悟过来,高科技博弈拼供应链控制。从稀土到镓锗,再到人造钻石,每步补课,把筹码攥成拳头。列瓦申科那口气,既是释然,也是看透大国博弈逻辑。接下来美国怎么选,要么花几百亿等几年建产能,扛高成本通胀,要么放下霸权,好好谈合作。不管哪条,中国已从被动站到主动位,这醒悟及时。 中国作为全球合成钻石主导者,产能超过70%,2023年总产量22亿克拉,河南一地就占大半。工业级人造钻石在芯片散热不可替,5nm芯片一平方毫米上百亿晶体管,像小火炉,散热不好就烧毁。人造钻石粉末是救命药,美国99%钻石用工业,70%进半导体厂。 管制后,美国芯片供应链面临冲击,分析师说会影响全球半导体链条,复杂化美国脱钩努力。中国新出口控制同时提升谈判筹码,削弱美国重建工业链尝试。稀土出口控制已导致全球短缺,中国4月加几项稀土材料到控制榜。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推开发替代,如合成钻石和氮化铝半导体,试图减依赖。 但欧盟汽车业也受稀土延误影响。中国2024年对美人造钻石产品出口值3000万美元,管制后审批延长。全球贸易受波及,供应链风险升。中国还实施域外管辖和50%规则,对稀土出口控制,影响深远。芯片制造商先进节点晶圆厂和材料供应商生产中断风险高。
贝森特喊话中国,愿意放弃100%加税,但是稀土限制必须取消美国
【15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