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为什么敢和中国硬碰硬?大家都觉得是有美国撑腰,错了!这都是其次,重要原因是荷兰仗着自己在半导体产业链的特殊位置,飘了!毕竟荷兰手里攥着阿斯麦,全球高端光刻机几乎被它垄断,这让荷兰觉得自己有 “拿捏别人的资本”。 很多人以为荷兰的底气来自外交联盟,其实核心就落在阿斯麦身上。芯片是现代工业的“心脏”,小到手机大到汽车,都离不开这小小的硅片。 而光刻机,就是决定芯片能做得多精密的关键设备,没有它就造不出先进芯片。阿斯麦是全球唯一能造EUV光刻机的企业,这种设备能刻出三纳米以下的电路。 不管是台积电、三星还是英特尔,想产高端芯片都得求着阿斯麦。 这机器的技术壁垒高得吓人,一台就有十万多个精密零件。得靠全球五千多家供应商配合,光学系统来自德国,真空系统来自英国。 每台售价超两亿美元,几百个工程师得花一年多才能装好。能整合这么复杂的供应链,本身就是个工业奇迹,也让荷兰腰杆硬了起来。 从八十年代起,荷兰就把光刻机当国家战略,政府砸钱研发。高校专门设半导体专业,企业间分工明确,四十年积累才换来今天的地位。 看着阿斯麦垄断了先进光刻机,荷兰的态度也越来越强硬。表面上跟着美国限制对华出口,其实心里的算盘打得很精。 一方面要顺着美国维持盟友关系,怕被孤立;另一方面又不敢彻底得罪中国。要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买家,2023年占了全球三分之一市场。真丢了这个市场,荷兰根本扛不住。 但这种强硬更像“技术自信”带来的幻觉,它没看清自己也离不开中国。造光刻机得用稀土、氟石、镁这些关键材料,而中国在这些领域占主导地位。 荷兰官方统计显示,中国是其八种关键原料的最大供应国。高纯度氟石中国出口占全球九成,光刻镜头用的镧玻璃几乎全产自中国。阿斯麦的光刻机里,磁铁、激光器都离不开钕、镝等中国稀土。 2024年中国加强稀土管制后,阿斯麦就因原料问题延迟出货好几周。这种互相依赖早有实例,2025年的安世半导体事件就是最好证明。 美国施压后,荷兰动用法律接管了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可安世七成产能在中国东莞,客户包括苹果、特斯拉等大厂。 中国反制后,整个欧洲汽车产业链都受了波及。荷兰本想抓别人的“命门”,结果发现自己也被产业链绑得死死的。 更让荷兰头疼的是技术迭代的速度,半导体领域十八个月就更新一代。现在量子芯片、光子芯片等新技术已经在逼近,阿斯麦的优势可能随时消失。 2024年阿斯麦因供应链问题推迟交付,已经给荷兰敲了警钟。一旦新技术打破现有格局,荷兰赖以为傲的“技术护城河”可能瞬间干涸。靠卡脖子换不来长久地位,垄断的短期红利容易让人迷失。 长远来看,从封闭转向合作,从技术独占者变成生态共建者,才是正道。开放部分技术、推动国际标准、和亚洲制造业合作,才能稳住位置。 你觉得荷兰会一直硬气下去吗?未来半导体格局还会有哪些变化?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信息来源: 深圳新闻网:《已实锤!美国逼荷兰 “接管” 安世半导体,中国反制或箭在弦上》
我就知道安世半导体被荷兰无理抄家后一定会付出代价,环球时报发文称荷兰强硬
【5评论】【1点赞】
人在雨城
下一步:干死阿死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