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很少能兼顾护框和篮板,除非顶级天赋,于是杨瀚森优先护框。这是分析这个问题的一个角度,但对于现阶段的杨瀚森来说暂时还没有需要讨论到这个层次。目前的杨瀚森还处于习惯于CBA环境并且逐渐向习惯NBA环境过渡的这么一个阶段,所谓“不卡位”的问题的本质上两个方面,第一是很多人直观能看出来的即目前杨瀚森的力量不够,勉强进行低位拼抢的后果很可能是在忙乱中频繁的犯规,没过多久就会把自己打下去。杨瀚森思路非常清楚,他很明白跟欧美内线拼对抗不是他的强项,他的强项在于策应和拉空间,而这些方面只有把自己尽可能留在场上才能展现。 另一方面是容易被忽略的一个问题:国内的训练相对不那么重视无球方面的训练,这一点从国内青训一直到CBA都是如此。尤其国内练小孩,练的东西都是花架子,脱离实战。比起打篮球,国内练球的孩子看起来更像演杂技的,运球给你运个花里胡哨,但是所有关于与队友配合层面的东西关于无球意识关于防守选位层面的东西在这些孩子脑子里一片空白。所以对于杨瀚森来说,到了NBA意味着他需要重新建立对篮球的认知。由于“位置感”的概念并不直观而且在数据上也不体现,导致很多球迷想当然的以为个子高就等于肯定能抢到篮板,实际上对于抢篮板来说“出现在正确的位置”比长得高和跳得高有用。出现在正确的位置并且在对抗当中能站住对于目前的杨瀚森来说并不是容易的事儿。
从杨瀚森频繁外出就餐判断:杨瀚森职业生涯处在转折点首先,作为职业运动员,应该
【53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