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还是走了,103岁的人生,终究画上了句点。 总想起1951年那张在美国的全家福,他抱着刚满一岁的儿子,妻子站在旁边,三个人的笑都带着暖意,那样的画面,如今成了再也回不去的永恒。 谁都知道他是诺贝尔奖得主,那些写进教科书的成就够后人研究一辈子,可更让人记挂的,是他心里始终装着的祖国,那些实实在在的贡献,比奖杯更沉。 他的妻子也不是寻常人,名将之后,模样好,肚子里有墨水,舞蹈、音乐、雕塑样样拿得出手。53年的陪伴,不只是生活里的搭伙,更是灵魂上的知己,这样的相濡以沫,本身就是段佳话。 其实啊,评价一个人好不好,不光看他站得多高,更看他走得有多稳,心里装着多少人。先生这一生,两样都占了。 你说,多年后再提起他,除了那些公式和奖项,大家会不会也常常想起那张全家福里的温暖?
“中国近2000名院士,为什么拿不到诺贝尔奖”你要这么比的话,那诺贝尔奖还真没含
【2评论】【6点赞】